一场台风,往往会让中国沿海地区的苗木人损失惨重,但提前做好防风工作,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台风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接下来,笔者将对绿化苗木种植方面进行一些防风准备的总结,希望对广大苗木种植户有所帮助。
近十年来,绿化苗木种植发展迅速,面积不断增长,但管理比较粗放,也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知识和防风措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种植户可加强和完善以下工作:
1修建浇灌系统
很多苗场、果场缺乏浇灌系统,只靠自然灌溉。自然灌溉的缺点在台风后就暴露无遗。因为受损严重、受灾面积大,很多苗场、果场在扶起苗木后遭遇了连续晴天,如缺乏浇灌系统,无法及时给扶起的树木浇水,势必造成许多扶起树木的陆续死亡。另外,加上台风登陆季节正值仲夏,树木在夏末秋初还能继续发芽长枝。因为降雨频率和降雨量均逐渐减少,如缺乏完善的浇灌系统无法对场内的苗木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枝叶尽快恢复生长,导致苗木新枝叶生长缓慢。所以说,苗场、果场等修剪浇灌系统(虽然费用相对较高),不管对苗木日常的肥水管理还是异常天气后的恢复管理,均有非常大的帮助。
2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台风后,因为树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上扶正过程中对枝叶和根系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剪,整棵树的生长势已经由强转弱(如伤口多、树皮被晒伤等),容易遭受病虫的入侵,处理不及时,将会给树木的生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重者死亡、轻者影响外观。
3做好固撑工作
固撑工作有两种。一是树头培土,提高树木的抗风力,主要是针对浅根系或抗风力不强的苗木,这也是台风后扶正树木最主要的加固和促生措施。二是绑桩支撑。小规格苗木可能只要做好树头培土工作就能固定树木,但大规格或者高大的苗木,培土无法真正达到固定目的,需要绑扎抗风桩。因为高大苗木容易受风影响而倒伏甚至折断,所以,绑扎抗风桩时,绑扎点一定要选好,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确保能起到扎实的固定作用又能方便作业。桩的选择,可选用篙竹、茶竹等比较经济的材料。也可选择毛竹、杉木甚至镀锌管等比较耐用坚固的材料。
4做到定期修剪
树大招风,人尽皆知的道理。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很多树种植后,没能做到及时和定期修剪。很多种植一两年的小苗木,因树枝过多、树冠过大,虽有抗风桩支撑,但被吹倒的数量也不少,主要是枝叶较多、生长较快的品种如紫荆、大叶紫薇、凤凰木、桃花心、鸡冠刺桐等,因为没能及时将过长枝、过密枝进行修剪,导致受风面过大、容易倒伏。
5改变施肥方式
面积大的种植场,因要节省时间和成本,施肥时很多会选择撒施方式,而这种施肥方式是导致苗木受风吹易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树根是向肥性的,撒施的肥停留在泥土表面,树木的根系大部分向上生长以便吸收养分,久而久之,整棵树大部分的根都集结在泥土表层而向下深扎的根大幅度减少,从而造成整片树林的抗风能力急剧下降。大风一吹,便纷纷倒伏甚至连根拔起。所以呢,要改变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沟施或坑施,而且还要深挖沟或挖沟坑,最好是深施。深施肥料的好处,一来可以疏松土壤、改善树木根系的生长环境。二来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肥料养分,不至于挥发或流失。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可以引导树根深扎,有效增强树木的抗风能力。
6调整种植规划
很多人喜欢跟风,追潮流种植。在品种选择方面都是随大流,市场流行什么种什么,或者看价格种树,哪几个品种卖价高就种哪几个。殊不知,这是灾难的开始。因为对品种特性不熟悉,如病虫害、生长速度、适应性、抗风性等,如果大面积种植,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苗木从种植到成材,往往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异常气候条件影响,如台风、水灾、干旱、霜冻,纵观近数十年来的异常天气影响,所以在选择品种时,要有全面而长远的规划,这在城乡绿化中至关重要。
台风后苗场的应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人员方面,确保能第一时间联系到足够的工人进行及时的灾后复产工作。工作分工方面,最好是一个管理人员带一队人,分工合作,一组锯树、一组扶树、一组培土、一组浇水、一组清理树枝、管理者负责协调。工作前,定任务、定时间、备工具、备材料、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工作起来就有条不紊、自然顺畅,不会手忙脚乱,找不到方向。
工器具方面,大灾过后,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工器具是救灾的关键。先进、便利、质量过关且数量充足的工器具,是开展救灾工作最有力的保障,如油锯、高枝锯、电动打药机、抽水泵、锯、刀、梯、锄、铲、绳等,苗场中一样都不能少。
消耗性材料方面,抗风桩、绑扎带、铁丝、农药、薄膜、黑纱网、润滑油等均要有一定量的储备,便于救灾过程中快速调用及补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