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道路施工活埋行道树 造成损失上千万
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大好时节。然而,记者昨日接到读者反映:在素有蚌埠市南大门之称的蚌西路改造工地上,2万棵左右的行道树被施工方改造挖掘出的土堆掩埋,造成众多苗木“窒息死亡”。
施工方:就地堆土为赶工期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蚌埠市南出口公路改造工程现场,全长9.6公里的蚌西路上,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分段施工,东侧所挖的泥土全部被堆放在路边,将绿化带全部或部分覆盖。原有的绿化树木有些被完全倾覆、有些被泥土压得东倒西歪。
现场的一名安徽水利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正在作业的地方将被改造成新的行车路面,为了赶工期,他们只能将新挖出的泥土就近堆放在这里,方便以后平整路面时回填。
项目方:开工前缴了迁树费
蚌埠市南出口公路改造工程现场办的梅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整个改造时间从2009年12月10日至2010年的9月10日,工期只有9个月。按照工程施工方案,新蚌西路原先宽为33米的绿化带将被压缩至16米。鉴于可能造成的绿化带损伤,在工程开工前夕,他们已经向蚌埠园林部门缴纳了180万元的树木迁移费用。目前出现在绿化带上的大量土方,下一步将会被回填,仍将用于新路的绿化。对于绿化苗木的死伤现象,这位梅姓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给施工单位下发了4份通知书,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尽可能不要把土堆放在绿化带内。
园林部门:新树长大需要15年
蚌埠园林管理处蚌西路绿化管理所负责人李树敬介绍,改造前的蚌西路绿化带是由蚌埠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4年完成的,整条道路栽种有100多种灌木和乔木。此次蚌西路改造工程施工前,按照工程业主标注的影响面积,在收取了移植费用后,园林部门对影响范围内的树木进行了就地或异地移植。现在施工方将堆土地点设置在绿化带上,根本没有和园林绿化部门商量。
李树敬说,埋在土下的灌木品种由于缺氧已经全部“窒息”死亡,而生长较高的雪松也由于中部被埋压而无法成活,初步统计有2万棵的绿化苗木死亡,损失应在千万元左右。小树苗要长成这些死亡苗木大小,至少需要15年时间。目前,园林部门已经给工程业主下了三份交涉函,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张磊 记者 李勇)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