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市城区绿化三项指标有哪些提高?
自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我市每年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并作为政府实事工程,该项目连续7年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其间,重点实施了环古城河、石湖、金鸡湖、独墅湖高教区、尹山湖、荷塘月色、太湖湿地、白塘、沙湖、三角咀湿地等重点绿化工程;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景观绿化、沪宁城际铁路绿色廊道、沪宁高速苏州东西出入口续建、官渎里立交续建等配套绿化工程;新建、扩建了西塘公园、三香公园、桐泾公园等城市公园。从2002年到2010年8年间,绿地率由29.6%提高到37.2%,绿化覆盖率由33.4%提高到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6.2平方米提高到14.9平方米。城市绿化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市公园绿地如何做到布局合理?
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及人文景观,构建了“城中园、园中城”的城市绿地系统框架。相继建成了桐泾公园、桂花公园、新区公园、中央公园、宝带桥公园等90余座现代公园;三角咀湿地公园、白马涧、太湖湿地公园、白塘植物园、荷塘月色等50多个专类公园;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带、平江新城绿色走廊、斜塘河滨公园等带状公园。尤其针对苏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土地紧张,绿地建设难度大等情况,通过规划布绿、腾地增绿、拆违复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措施,陆续建成文庙、慧珠弄、三元、金秋、迎春等近300百余座小、精、雅的公园和游园;配合老新村改造和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因地置宜辟建了形式多样的小绿地、小花坛。达到合理布局公园绿地,确保市民出门350米就能步入绿色空间。
我市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有哪些特色?
中心城区(平江、金阊、沧浪)园林绿化建设遵循与古城风貌协调一致的原则,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将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延伸到街头巷尾。相继建成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道前街、临顿路等滨河绿地;人民路、新市路等街头绿地;文庙、慧珠弄、三元等一大批小游园。
吴中区充分利用山体、湖泊等自然资源,体现出绿量大、物种多样的特点,建成了环太湖生态林、尹山湖生态商圈片林、吴中大道、范蠡公园等绿化工程。
相城区打造“季季有花”的“花城”特色,植物品种丰富、绿地结构多样,建设了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花卉植物园等8个大型花卉主题公园及春申湖路、广济路北延等道路生态绿地。
工业园区运用现代造园手法, 体现大绿量、多层次的特点,建成金鸡湖湖滨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公园、中央公园、南施公园、星塘公园等公园绿地。
高新区注重自然山体、湖泊的保护利用,结合宕口复绿,相继建设了索山公园、玉山公园、太湖湿地公园、横山森林公园、大白荡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
我市有哪些防灾避险绿地?
我市于2009年编制完成了《苏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至目前已建成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有桐泾公园、南施公园、玉山公园,隔离缓冲绿带有环古城景观带等。桂花公园、苏州公园、澹台湖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将于2011年底完工。
今后几年中,苏州城区将有哪些重要的绿化景观工程奉献给市民?
石湖景区工程、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扩建工程、环古城河风貌保护三期绿化工程、干将路综合整治景观绿化工程、阳山宕口复绿工程、大阳山森林公园、观山公园、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中央公园、莲花岛伞房决明园、“美人腿”半岛紫荆园、独墅湖公园、东太湖滨湖新城森林公园等景观绿化工程。
来源: 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