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乔木维持旺季水平
从当前全国各主要苗乡的表现来看,乔木的交易量和春季相比急剧下滑,但价格却和春季持平,有些甚至略高于春季价格。北京富邦通达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红告诉记者,现在虽然还有人向她打听国槐、白蜡等主流乔木的价格,但大多只是询价,因为圈里人都明白,秋季的价格还会上涨,除非资金紧张,手里有苗的人基本不会按照春季的价格匆匆出手。
这种“有价无市”的情况在各地苗木市场皆有出现。国槐、白蜡、栾树、法桐、五角枫、垂柳、银杏、白皮松等常用苗木都被苗木经纪人和苗圃当成了宝贝,如果规格大、树形好则更让他们“高枕无忧”。在山东菏泽,胸径10厘米的园蜡2号,带土球的全冠移栽苗开价800元,而去年同期最多卖到400元;在河南鄢陵,胸径10厘米的国槐去年普遍卖到200元左右,但今春的售价则飙升至400元。不仅乔木价格一年之内接近翻番,就连生产周期短、价格波动大的地被和花灌木,部分品种也维持了春季价格。
如此高的投资回报率让很多苗木种植者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苗子,“现在不能卖,秋季肯定还会再涨”是他们现在的心态。
结构性缺货是幕后推手
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的态势正反映了乔木的结构性缺货。国内合格的成品工程苗逐渐被消化,后备资源捉襟见肘,供需的天平越来越倾向销售一方,价格成为了弥补天平失衡的重要手段。
现在国内苗圃数量不少,能供应多少合格工程苗木呢?这个问题难有确切的答案,但一位苗木业资深人士曾经感慨,全国大多数苗圃生产的苗木在品质上难以满足工程的标准。因此,“无苗可用”、“一苗难求”的情况便产生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将苗价不断推上高峰。
据了解,很多绿化工程上使用的大规格苗木都不是苗圃培育的,而是从山上采挖,或从农村的房前屋后、废弃工厂等地收购而来的“现成货”。这些“现成货”可以应急,但绝不能解决商品苗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专家李作文认为,这种苗圃囤积山上大树用于供应城市绿化的现象,短期内还难以消除,但今后苗圃势必会走标准化育苗的方向,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需求让苗价稳守高地
如果没有对今后绿化工程需求的乐观预期,乔木在淡季的价格不可能如此坚挺。自从2008年底中央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来,作为配套设施的绿化工程在全国各地开了花,市政工程、园林博览会、房地产项目对成品工程苗的需求源源不断。业内在庆幸牛市来临的同时,自然不会因为短短的夏季休眠期而挫伤他们对苗价未来走势的期望。
以目前的形势看,各省几乎都有以园林绿化为目标的建设规划。广西的“绿满八桂”,江西的“一大四小”,以及西部资源大省的绿化环境改造等,这些绿化工程的体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的规模。云南天合园林公司总经理傅文国经常奔赴各地收购苗木,甚至从超过苗木合理运输半径的地方调苗。他告诉记者,现在的首要事情是寻找合适的苗源,只有手里有了大量的高品质乔木,做起工程来才会有底气,况且以现在情况看,产品根本不愁卖不出去。(周昆)
来源:农博网--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