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棵收购价在8000多元的白蜡(树),经过我培养、造型三四年后,可以卖到10万元左右。是原来的10多倍。”说这话的不是一般人,他是鄢陵新科桧柏艺术园的经理于发科,一个有着近400亩花木生产基地、年收入在四五百万元的当地农民。
他不仅创建了自己的花木苗圃基地,经营管理不断创新,而且亲自下地管理苗木,走上了致富路,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强人。提起于发科,他的故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
●12年,他从花农变成老板
于发科是土生土长的鄢陵人。他自小就喜欢花木,高中毕业后,就读于鄢陵县农机校,也就是这次学习经历给他以后从事花卉业打下了基础。
1984年,他和妻子开始在自家责任田里试种植花木,主攻桧柏造型,几年后他的技术在方圆数里无人能出其右。
因受条件限制,一直到1995年前后,于发科的花木种植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
1996年,鄢陵县委、县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花卉产业,当年,他办起了第一个苗木场,占地20亩。这时,于发科发现,市场对造型苗木的需求不断扩大,于是,他开始发展桧柏艺术造型。
他在自家苗木场先培育了一批桧柏艺术造型苗,同时,他又从其他地方采购一些半成品苗,自己再进行艺术形状加工。“一棵普通的桧柏树价格也就几十元,但是经过修剪造型,增加了它的附加值,出售时价格就会翻倍。”于发科说。
●7年,20亩苗木场变成近400亩
从1997年到 2004年,于发科的身份慢慢发生了转变。2004年时,他已经由当初的花农,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400亩苗木生产基地的老板。他不断依靠土地租赁扩大园林的产业规模,征用土地栽种苗木。
于发科的桧柏艺术造型苗的名气也在不断远扬。2004年,经他培植修剪的“二龙戏珠”、“西游记”等作品在上海第四届国家花木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同时,他还把眼光投向了其他质量好、档次高、受欢迎的苗木品种种植上,就这样,经过7年努力,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他的公司成为鄢陵县上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苗木企业。
●最近5年,他从老板变成花木经纪人
2005年,鄢陵县政府决定引入外来的重量级花木公司,以促使这一产业迅速升级。嗅到竞争和压力的于发科,从2005年起就开始了华丽转身,变身为花木经纪人,主业是利用已有的资源渠道帮助同行接单和补单,以及去各地物色收藏一些因拆迁而将被移植的大树。
于发科将苗木生意总结为“炒股票”:低买高卖——市面上哪个树种便宜就引进哪个,贵的只卖不买。“种树有一个培育期,今年种的树要数年后才能成为商品,但是数年后的市场反应难以预测,现在行情好的商品,几年后就会因为周期跌入低谷,现在行情不好的则恰恰相反”。
2007年,鄢陵县新建项目——鄢陵名优花木园区的建成,给了于发科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在名优花木园区率先投资近百万元建立了占地200亩的精品苗木区,记者随着于发科来到这里,见到的是整齐、规划合理的一片苗木,其中以造型树种居多。
于发科说,近5年的发展抵得上过去20多年的发展,现在他的花木产业每年能为他创造四五百万元的经济效益。“我要搞实验性发展,找出市场认可的新产品,不随大流,这样才能得到更可观的效益。”于发科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