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委办、市府办印发《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构建“一屏三核多廊多点”的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新格局,重点推进“三大工程”,加力构建“三大体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实施增绿扩量、改绿提质、护绿促兴、用绿增效,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出东莞贡献。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全市完成林分改造提升4.98万亩,森林抚育提升7.36万亩,重点建设和提升8个森林公园,累计建成森林步道600公里、碧道900公里、各类公园绿地不少于1300个。到2035年底,全市完成林分改造提升11.72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6.85万亩,混交林比例达65%以上,进一步推动优美林相、秀美生态、美丽城乡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东莞样板。
围绕山水城村,打造大湾区城市“绿心”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行政版图内山、水、城环绕交融,完全可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串连各节点,系统构建真正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绿美格局。”东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介绍,东莞的区域位置、生态本底得天独厚。当前,提出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打造大湾区城市“绿心”正当其时。
根据方案,东莞市依托南部山脉森林、东江河流湿地、狮子洋滨海湿地建设150公里环莞绿美生态圈,推进主要山体与河流的蓝绿空间融合交织,形成绿道、碧道、森林步道相互连通的“千里生态廊道”,提升黄旗—同沙、松山湖、滨海湾三大生态绿核,优化一批自然保护地,美化一批城乡景观节点,努力打造“绿屏环绕、绿核引领、绿廊支撑、绿点出彩”的高水平城乡一体湾区绿心。
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行林长制领导小组工作架构为支撑,围绕“山、水、城、村”,统筹东莞市林业、水务、城管以及农业农村、交通等多部门,坚持“以山为骨”,筑牢山青林绿、连绵不断的山地生态屏障;坚持“以水为魂”,构建水清岸绿、纵横贯通的绿色生态水网;坚持“以城为本”,营造林城相依、林人相融的城市生态环境;坚持“以村为根”,打造美丽宜居、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三大工程”,构建“三大体系”
为此,东莞在未来五年,系统谋划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公园品质提升、蓝绿通道连通提升“三大工程”。方案提出推进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完善生物防火林带,做好荔枝、莞香、红花油茶“三棵树”,保护保育特色森林群落。方案要求,重点有林地园区、镇(街道)及国营林场至少建设一个连片大面积的森林景观示范点。
东莞全市森林公园年迎客量高达2200万人次,其品质提升方向备受关注。方案提出打造示范森林公园,提升一批森林公园,新建特色森林公园;强化黄旗山城市公园城区自然生态制高点的功能定位,打造旗峰人文、虎英生态、南麓艺术三大景区;着眼威远岛森林公园山海风貌及人文历史,打造蓝绿交融、文化厚重的高水准森林公园;推动红花油茶市级森林公园建设,积极申报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蓝绿通道连通提升是一大亮点。方案规划,构建森林步道网络,推进绿道、碧道与森林步道融合串连,完善森林景观带,提升城镇道路绿化,建设滨海绿美景观带。建设森林步道示范段,串连黄旗山城市公园、同沙生态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版块。
同时,东莞还以“三大工程”为抓手,提出构建城乡绿化融合、生态资源守护、生态文化传承“三大体系”。到2027年,力争建成6个“广东省森林城镇”、20个“广东省森林乡村”、10个“广东省绿美古树乡村”和10个“广东省绿美红色乡村”,打造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