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地适树选种优良乡土树种草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
豫北太行山区宜选用耐干旱、耐瘠薄的侧柏、黄连木、栓皮栎等,豫西伏牛山区宜选用楸树、刺槐、油松等,豫南桐柏山、大别山区宜选用杉木、马褂木、油茶等,豫东、豫北平原农区宜选用榆树、泡桐、楸树、椿树、无絮杨等防护功能强、碳汇量大的高大乔木。生态廊道提倡使用高大乡土乔木树种,合理搭配常绿、落叶、彩叶和花灌树种。乡村绿化要乔灌花草藤结合,推动果树进村。城镇及居民区周边避免选用法桐、杨树等易致人体过敏的树种草种。
当前正值全省春季造林黄金时期,为贯彻《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选用绿化树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省林业局整理形成了我省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固碳能力强树种名录,现公布如下。
河南省主要乡土造林绿化树种
雪松、华山松、马尾松、油松、白皮松、侧柏、圆柏、南方红豆杉、杉木、荷花玉兰、枇杷、女贞;银杏、水杉、垂柳、旱柳、血皮槭、五角枫、元宝枫、七叶树、臭椿、悬铃木、楸树、梓树、连香树、君迁子、粗糠树、臭檀吴茱、香果树、杜仲、梧桐、流苏树、白蜡树、水曲柳、刺槐、国槐、皂荚、湖北紫荆、丝棉木、枫杨、核桃楸、刺楸、栾树、枫香、望春玉兰、玉兰、马褂木、楝树、香椿、泡桐、欧美杨、毛白杨、青檀、麻栎、栓皮栎、黄连木、乌桕、毛梾、椴树、白榆、榉树、朴树、桑树、木瓜;紫荆、紫薇、紫玉兰、海棠、桂花、石楠、红叶李、黄栌、木槿、连翘、蜡梅;核桃、桃、杏、油茶、山茱萸、山楂、苹果、樱桃、李、石榴、梨、油桐、花椒、柿、枣、文冠果、猕猴桃。
河南省主要珍贵树种
血皮槭、五角枫、元宝枫、黄连木、红桦、楸树、灰楸、连香树、光皮树、毛梾、君迁子、杜仲、青钱柳、青冈、麻栎、白栎、栓皮栎、辽东栎、胡桃楸、黑核桃、黄檀、马褂木、金钱松、香椿、流苏、水曲柳、香果树、银杏、臭檀吴茱、大果榆、榔榆、大叶榉、光叶榉、紫椴、南方红豆杉、刺楸。
河南固碳能力强树种
雪松,油松,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欧美杨、毛白杨、白榆、白蜡、楝、楸树、香椿、刺槐、旱柳、法桐、栾树、国槐、泡桐、马褂木、湖北紫荆。(来源“森林河南”)
河南省有哪些造林规划?
河南省《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指出,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确定的地类和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土地用途,充分利用山区困难地、石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农村“四旁”隙地、废弃场矿、严格管控类土地等“六块地”开展造林绿化。
河南省日前发布的《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显示,到2025年,森林河南基本建成,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展望2035年,生态强省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基本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中原大地。
《规划》提出,我省将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一带一区三屏三廊多点”的空间分区。
“一带”为黄河生态带;“一区”为平原农业生态涵养区;“三屏”为环绕在省域西部、南部的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三大生态屏障区;“三廊”为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等生态保育廊道;“多点”为自然保护地、国家储备林、国有林场、绿色富民产业集群等重要节点。
同时,《规划》提出我省将推进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三大重点区域,分别是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重点区域。
对林业保护发展,重点开展优质森林培育工程、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林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林草特色种植产业工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碳汇产业工程。“十四五”期间,我省重点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林建设试点示范、国家储备林建设、南阳石漠化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平原区农田林网完善提质和森林城市建设等6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规模17.27万公顷,因灾受损太行山绿化、国储林和其他造林工程1.95万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6.87万公顷,完善和恢复农田林网(折合)5.50万公顷,新建省级森林城市50个。
生态修复方面,我省重点开展黄河、淮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和沙颍河等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建设工程,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生态屏障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工程,为建设生态强省奠定基础。(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