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脑海中的“乡土树”,是土生土长的树种,但是专家们认为:引进到本地,多年来都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也可以叫“乡土树”,就像是外地人,把户口搬到了杭州,那他就是杭州人了,具备了在杭州生存下去的能力。
所以乡土树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它具有多大的规格、多华丽的花叶和多漂亮的造型,而是它具备了顽强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有多重要?专业人士去考察一个品种,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品种的抗性怎么样?如果是营养液和农药里煲出来的,即使长得再美丽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说白了,适应性就是把树放到大自然里,不用人们去伺候它吃喝就能茁壮成长,还不怕各种昆虫疾病的骚扰,让人很省心、很放心,是典型的居家“贤妻”型树种,很会过日子。
这种树好不好?跟人一样,“贤妻”才是陪你走最远路的人。在未来“轻养护”的时代,它们就是市政市场的主打花木产品。
现在的苗圃讲究做“减法”,不断削减自己的产品种类,突出自己的主打产品,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如果以市政为主要目标市场,苗圃单品化培育趋势很明显。
但乡土树很容易成为被削减的对象,因为颜值平平,而且市面上的数量还比较多,竞争太多,苗圃要打造品牌特色的难度系数越高。现在的苗圃少有魄力把乡土树作为主打品牌,更不会是主打单品,而是会选择市场炒得最热的那几个品种,或以某个规格为指标多品种化发展。
就产品的角度来说,大家缺少的还是创意,缺少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动力。按需生产是常态认识,但是不创造新的东西出来,谁能知道它的市场有多大?
就像红叶石楠,这么普通的一个品种,除了色块苗,现在还有盆栽苗、桶装苗、球苗、柱苗、棒棒糖,花式各样的造型层出不穷,不断在翻新、创造。
品种都一样,规格各不同,其他品种是否也能参考?如果它缺少景观特性,可以人为的给它增加上去,这就涉及到人的眼光和见识。
乡土品种不会限制品牌特色的打造,相反,普通的品种如果能做出不一般的效果,往往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何况现在的乡土树已经远不是我们脑海中原来的乡土树,现在的乡土树一点都不“土”。
新品种的引进,第一步就是检验它们在当地的适应性,如果是比较娇贵的,就要想办法让它们“本土化”,比如彩叶豆梨会选用国内分布跨度很广的杜梨作为砧木嫁接,欧月会选择野蔷薇嫁接,很多新品种的引进都会选择本土的亲本植物进行融合,最终实现本土化。
所以能在市场上长期占据一席之地的,它们都是乡土树。因为相互融合,乡土树已经远不是我们观念中的“土”,而是色彩华丽、缤纷多姿,可经历风霜雨雪,还能展现绝世芳华。
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如有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