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省林业局召开2021年全省林业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广东林业重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省林业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按照“两统一”要求,积极推动建立自然资源和林业一体化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开拓创新,全面开创广东林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围绕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敢担当、善作为、抓落实,重点构建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着力抓好以下十三项任务。
全面加强党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升党的建设融入林业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水平。
要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林业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中涉及林业的重要部署,分解落实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林业工作任务,切实担负起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监管的职责使命。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林长制
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今年要以抓紧建立林长组织体系为重点,成立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专班,加快形成林长会议、部门协作、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制度体系,到年底前基本建成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体系。
要推动建立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把定责、履责、督责、问责要求落实到制度上,体现在实践中,真正实现“林长治”。
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评审工作,争取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国家公园。韶关、清远两市要精心打造南岭国家公园品牌,辐射带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
要完善丹霞山国家公园设立的相关材料,组织开展科学论证,切实保护好丹霞地貌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要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科考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深入整治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活动,开展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
全面推进“绿美广东”大行动,按照科学绿化要求,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积极应对碳达峰,通过大规模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
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力度,完成造林190万亩,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基干林带5.4万亩、纵深防护林20万亩,持续推进纯桉林、纯松林改造。
建设高质量水源涵养林96.7万亩,开展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规划编修工作,对古驿道沿线退化林分进行修复,加强森林经营,积极推进肇庆、梅州和南雄市国家储备林试点建设。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资源档案,做到底数清楚、应保尽保。组织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建设“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
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高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一要高标准提升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质量,推进实施水鸟生态廊道等一批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生态工程,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生态体系。
二要巩固提升11个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扎实推进10个地级市森林城市创建,促进全省森林城市建设均衡发展。
三要有序推进森林县城建设,支持韶关、梅州、茂名、汕尾等市全域开展森林县城创建工作。加大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创建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体系。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聚焦森林资源保护主责,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
一是加强与“国土三调”数据有效衔接,高质高效完成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监管,全力保障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公益民生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使用林地。
二是妥善解决好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公益林重叠问题,对已租用且已经造林的耕地,以及对已经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且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开展苗木生产经营的单位,逐步有序退出已租用造林或育苗的耕地。
三是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组织开展国家林草局广州专员办2020年森林督查问题整改,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毁林违建乱象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打击乱砍滥伐行为。
四是做好全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监测评价、森林资源调查与国土空间调查衔接。
五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和天然林保护,划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加快全省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加大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和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力度。继续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完善分区域差异化补偿、天然林停伐补助和管护补助资金管理。
强化湿地保护管理
切实加强湿地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对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的考核。认定一批省级重要湿地,申报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加快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工作,新建一批湿地公园,开展示范性湿地公园建设,加大小微湿地修复力度,设立一批湿地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提升重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广东省“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红树林保护恢复任务12万亩,各地要加快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统筹各部门力量,以红树林保护修复、水鸟生态廊道建设、重要湿地修复为抓手,大力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加强森林灾害防控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时刻绷紧维护林区安全这根弦,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灾害防控工作。
严格履行森林火灾预防职责,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建立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护林员网格化护林模式。各地要落实每5000亩林地配备1名护林员的要求,因地制宜扩大专职护林员队伍,提高补助标准,更好地落实巡山护林、防火防虫等职责。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继续保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韧劲,巩固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成果。
制定出台《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配套措施,组织制定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标识管理等制度规范和《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编制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野生动物物种保护和监测,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救护体系建设,实施穿山甲、鳄蜥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项目建设,切实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加快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
重视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完善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做强做优木竹加工、家具生产的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油茶、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逐步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做大做强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兴林业产业,推选认定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培育一批生态文化精品力作和特色品牌,高质量建设30个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
要继续深化林业投融资改革,推广营造林“先造后补”改革,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生态公益林质押贷款,进一步提高森林保险承保面积,积极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
全面落实依法治林工作任务,切实做好林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立、改、废”工作,推进《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林业治理政策和法规体系,推动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一步规范林业执法行为,重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省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林业系统应用,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切实加强对基层执法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厘清全省林业系统权责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承接好国家林草局委托广东省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严格审查涉及占用国家公益林林地的建设项目,加强对省委托下放事项事中事后监管。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支撑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生态修复、大径材培育、林业灾害防治、林地土壤评价与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科研攻关,突出解决林业种质资源、良种等关键问题。
要加快广东惠州国家林药科技示范园区等重点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全面完成清远等16个市林地土壤调查工作,继续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建立完善主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切实加大林业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科学普及的力度,持续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林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等活动,促进科技兴林富民。着力提高种苗质量和有效供给,加快推进林木种苗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积极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对接,加快谋划建立广东林业一体化数据库,构建林业“一张图”;积极推进林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林业政务服务一体化审批系统建设,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跨区域通办;积极推进林业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林业资源调查、监测的共享效率和应用深度,实现全省林业生态系统协同监测,为公众提供优质林业生态数据服务,为政府提供有力生态数据支撑。
加强组织保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不断夯实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一是主动担当,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谋划,将林业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予以推动,积极争取涉农资金。二是主动适应林业机构改革形势,找准定位,履职尽责。三是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大格局,将建设南粤秀美山川、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贯穿“十四五”林业发展全过程。四是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制度,优化机制,从严管理,大力提升基层林业部门执行力、战斗力和组织力,为新时代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021年,省林业局将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为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