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行进在广袤的吕梁大地上,无论山头沟道、黄河岸边,还是通道沿线、城市周边,随处可见挖坑种树、拉水上山的造林绿化热潮。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总投资63亿元、总规模249万亩的国家储备林项目,持续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下经济“三个100万亩”工程,为建设绿色吕梁、擦亮生态名片奠定了坚实基础。
造林绿化是夯实吕梁生态根基、改变生态脆弱面貌的根本途径。今年,我市综合采取人工栽植、飞播造林等方式,逐山头推进,逐流域拓展,集中联片打造更多千亩格、万亩网。各县(市、区)紧紧围绕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景区道路沿线、国省道沿线“四线”,加快建设生态廊道。紧紧围绕市区龙山、凤山、虎山和各县区环城可见山体可视范围“三山一环”,持续扮靓城市“颜值”。紧紧围绕“绿化彩化财化”向“山上沟里”拓展,加快推进国土增绿增彩增财。监测数据显示,吕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三,林草覆盖率上升到全省第一。
造林绿化不仅绿了荒山荒坡,还富了群众“口袋”。我市继续坚持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生计两场战役,紧紧围绕造林专业合作社这支主力军,从股比结构、机构制度、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合作社进行全面规范提升,打造了一支组织严密、能征善战的造林“铁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累计有710个合作社承揽了52万亩的造林任务,486个合作社承揽了98万亩林木管护任务,242个合作社发展林业产业43万亩,259个合作社承揽了土地复垦复绿、环境整治、企业生态修复非林工程20万亩,进一步打响了生态扶贫品牌。
十年要树木,管护是关键。针对林木管护点多线长、监管较难的实际,我市积极争取国家森林管护政策支持,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就地转化为护林员,开发护林员、森林防火员等公益岗位8100个,全市落实森林管护员89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八成以上。全市建立了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为全部护林员配备了GPS巡护定位系统,市人大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封山禁牧的有关决定,科学确定禁牧区,全面落实林长制,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常态化、法治化轨道。
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已完成退耕还林及营造林70万亩,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4万亩,完成林下经济81万亩。随着秋季造林绿化的深入推进,预计年底前“三个100万亩”工程任务可顺利完成。(记者 付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