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自治县林业生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青海新闻网讯 七月,美酒飘香,花儿烂漫,在第九届环湖赛即将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彩虹门前拉开序幕之际,放眼小庄、小寺和安定三山,满目新绿,景色宜人。装扮一新的酒城威远镇沉醉在“三山”绿色怀抱之中。
今年以来,互助县把发展林业、改善生态作为环境建设主体,从特殊地理位置出发,从建设保护着手,实行“保、治、退、管”齐头并进,突出“封、护、育、造”综合治理,推出小庄山、小寺山、安定山“三山”亮点,打造旅游休闲型,山水园林型,生态宜居型“三型”品牌,走大项目带动林业大发展的路子,全县造林绿化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路子。
“三山”治理项目区总控制面积24.7万亩,可绿化面积14160亩。主要包括威远镇地区的小庄山、小寺山、安定山。南起塘川镇周家村大庄沟,北至台子乡塘巴村与阿寺记村交界处,以及小寺山周边的宜林地。建设规模10000亩,分2010年至2011年两年实施。
建设总投资247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778.57万元;水务部门294.83万元、交通部门400万元,主要为水利和交通道路设施费用。
2010年,“三山”治理工作完成整地9006亩,造林6866亩,分别为年度计划任务的100%。林业部门共调拨各类苗木113.92万株,其中高规格56.56万株,分别为圆柏25.32万株,青海云杉29.77万株,油松1.47万株,其余为常规苗木57.36万株,分别为:花灌木等36.94万株,青杨20.42万株。水务局8个片区供水管道已安装使用、交通局已完成简易道路施工、电力公司已架设完备8个点电力线路。共完成投资1655.7万元。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定规划。今年是“三山”治理战略部署的开局年,也是互助县有史以来义务植树点最多、面最广、任务最重、时间最紧、面积最大的一年。同时,“三山”山大坡陡、石多土薄,土地条件差,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三山治理不仅担负着推动全县生态建设、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带动农民增收的重任,还担负着实现“旅游休闲型、山水园林型、生态宜居型”城市发展目标和承办“环湖赛”开幕式的重任。为此,县委、县政府针对实际问题,围绕“打品牌,推亮点”目标,将“三山”绿化规划以森林景观营造为主体,以立足建成“城市绿肺”的功能和“城市绿色后花园”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突出重点,在绿化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举原则的基础上,编制了绿化规划,与全县林业建设同步进行。
资金保障,技术到位,造林高标准。今年,三山造林把有技术支撑、有资金保障、有营林经验的园林企业招标为彩虹广场通道绿化的营造主体,成功完成了小庄后山和彩虹广场路旁的6至8米的大苗云杉栽植任务。截至目前,总投资2473.4万元的“三山”绿化工程已投资1655万元,完成提前整地9006亩,造林6866亩,分别为计划任务的67%、90%和69%;共栽植各类苗木120万株。高标准造林将昔日的荒山打造成了一片绿海。
造管并重,措施到位,全力保成果。为了抓好“三山”造林工程的后续管理,在各部门完成栽植和浇水任务并达标后,县林业部门成立由县森林公安局民警组成的3支县级巡逻护林队,坚持24小时巡逻护林;同时,县上成立了“三山”治理督查工作小组,跟踪解决造林和管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排查和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构建起全覆盖、无盲点的监管网络,确保“造一棵、管一棵、活一棵”。
来源:西海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