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新村,处处呈现“村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景象 新华网发(渝北区林业局供图)
青山巍峨树成荫,林海葱郁美如画。如今的渝北,空气清新,满眼绿意,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村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景象在这里随处可见。
生态环境的“蝶变”与一项制度的落地息息相关。为加强山林资源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19年7月,重庆将“林长制”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14个区县,渝北便是试点区县之一。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成熟,“林长制”体制机制也不断完善,试点近一年以来,其对于渝北生态改善和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性举措。
青山绿水统景美 新华网发(渝北区林业局供图)
构建“1+3+N”管控机制 筑牢生态资源保护屏障
重庆全市14个试点区县范围覆盖了主城“四山”以及三峡库区和大巴山、七曜山、大娄山等生态敏感区。并建立起市、区(县)、镇(街)、村(社区)四级林长体系。
其中,渝北区涉及主城“四山”中的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渝北段,总面积585.0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共4类7处,共涵盖18个街镇。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渝北全区构建起了区、镇街、村居三级组织体系。设立“双总林长”,区委书记和区长任总林长,领导、统筹全区林长制推进工作。
镇街级林长由镇街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有关负责人为副林长,承担辖区内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负责监管员、护林员队伍的日常管理,落实源头管理责任,及时发现、制止并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破坏山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村居级林长和副林长则分别由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主任担任,也是本村居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此外,还设立了区林长办公室和“三山”林长办公室。
除了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渝北还建立了“1+3+N”工作管控机制,将工作进行细化,一一落实到人,权责分明,实现“山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1”指区级林长制总方案;“3”即结合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子方案,明确重点整治、保护修复等任务;“N”包括国土绿化提升、“双十万工程”、违法建筑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在内的多个专项工作方案。
“‘林长制’这项重大改革的实施,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渝北探明了路径。”渝北区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说,以“林长制”工作为契机,切实保护好渝北的森林资源,让“林长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真正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铜锣山矿山公园,一座座湖泊镶嵌在连绵的青山中,美不胜收 新华网发(渝北区林业局供图)
加强区域生态修复治理 生态功能持续优化
从空中俯瞰铜锣山矿山公园,翡翠般碧绿的水体静静地躺在高耸的岩壁间,一座座湖泊镶嵌在连绵的青山中,美不胜收。
渝北区铜锣山是重庆主城“四山”之一,曾作为重庆市重要建材供应基地,碎石开采活动极为活跃。区域采石场于2012年全面关闭后,遗留下41个大小废弃矿坑,生态安全和群众生活问题极为突出。
2014年,渝北开始陆续启动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多年来,随着系列修复治理措施的落地,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因地制宜打造的铜锣山矿山公园被人熟知。
在对该区域的修复中,渝北按照“山为筋骨、水为血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布局思路,通过“治山理水、保田护林、综治村貌”等措施,因地制宜在“山上”部署开展环山公路沿线国土绿化、景观步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
同时,在“山腰”开展废弃矿山及其影响区恢复治理、矿坑水体生态修复、水资源调查评价;“山下”则实施田、水、路、林、村等国土综合整治,集中体现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理念。
在此次林长制推行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也被纳入《重庆市渝北区全面推行林长制铜锣山专项实施方案》,要求以恢复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展封育保护,结合后期矿山公园开发建设,有序推进铜锣山117公顷连片集中废弃矿山及废弃地块的治理修复。
随着一至四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配套综合整治,如今,铜锣山示范区生态系统功能正在全面恢复,矿山安全隐患有效消除,矿区内部相互通联,集山水画卷、矿坑奇景、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矿山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铜锣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只是渝北区区域生态系统治理的一个缩影。在林长制试点中,渝北对铜锣山、中梁山、明月山生态系统修复整治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1+3+N”方案中进行了细化。
“林长制内容涵盖了国土绿化提升、‘双十万’工程、违建综合整治、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农林产业发展等方面,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林长肩上,对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渝北区林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渝北区放牛坪华莹林场里的华莹步道 新华网发(渝北区林业局供图)
依托“四山”自然资源禀赋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风含玉润,蔚然深秀”,位于重庆市区东北部的玉峰山森林公园被誉为"重庆之肺"。幽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使其成为重庆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游玩的佳绝之地。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功能配套不完善,建筑风貌零乱,未形成旅游产业,难以留住客人。
为此,渝北区按照《玉峰山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建筑物集中的新坪老街进行风貌整治,统一公园内房屋建筑的风格。建设森林休闲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慢游道等,打通进入森林的通道约22公里。
同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观景平台、风景游憩道、观光索道、游客集散中心等服务设施。通过引进旅游产业,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玉峰山森林公园特有品牌。
“根据资源地理特点,我们提出了‘康养游憩都市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希望通过改建和新建,提升森林公园形象,依托森林公园把玉峰山打造成为主城集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森林康养为一体的‘森林氧吧’,让全民共享森林资源成果。”渝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重庆主城北部门户,渝北濒临长江和嘉陵江,铜锣山、明月山、华蓥山三条山脉横贯全境,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如何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走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也是林长制实施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1+3+N”方案,渝北将充分利用“四山”自然文化、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成果,挖掘打造一批“四山”精品旅游景区线路。并结合“四山”范围内旅游资源,统筹整合各休闲游憩项目,科学合理布局山地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生态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
除了挖掘打造生态旅游,还在农林产业融合上做文章。依托“四山”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双十万工程”,在“四山”范围内引导发展柑橘、梨子、桃子、花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果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山林资源保护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关系着生态永续发展。渝北区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林长制扩大试点时间不长,效果却明显,各级林长承担起山林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各司其职、统筹安排,有力推动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彭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