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是国家为了促进生产,鼓励农民种地而延伸的一份“奖励”。这个政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没有重要,但是就种地为生的农民家庭来看,却是一份额外的补贴,能增加生活补贴。
村里一些投机取巧之辈,为了得到这份补贴,故意去承包不少土地却不耕作,只是荒废在那,然后去兑换补贴。这样一来就会有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产生不公平的心理,更不利于粮食的生产。
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难题,今年两会期间,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华东建议:推广浙江省实地测量种粮面积,将名目繁多的过程补贴改为一次性终端补贴”的做法,使“种多少补多少,谁种谁得补贴”的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加强对农资价格监测和宏观调控,加大对农资市场干预力度,防止农资价格急剧上涨。国有粮库要合理安排库容,将开仓时间适当提前,化解粮农售粮忧虑。强化现有稻谷收购价格执行力,实行粮食预约收购制度,对种粮大户售粮进行预约,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加强对收储库点监管,遏制变相压级压价现象。
这个提议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议论,尤其是那部分流转土地的农民。
对于这个提议,其实要小编来看,总的来说还是好的,主要因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能再一次激起农民的种地欲望。虽然粮食的价格可能不会浮动特别大,但是至于能保证每个拿到补贴的农民都是应该拿到的,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的行为获得的,能够给勤勤恳恳种地的农民一个公平的待遇。
其次,减少土地荒废的现象。如果有地的都认真在种地,不荒废土地,那么相应粮食的价格就不少上涨,所以那些只想通过捷径获得补贴的乱想就会急剧下降。因为必须要种地才能拿到补贴,所以想要拿到这个补贴,自然就会好好种地,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粮食的生产,而且还能减少土地荒废的乱象,一举两得。
最后,有利于种植大户和规模农业的发展。国家一直都鼓励适度集中,规模发展,但是之前农业补贴都是发放给原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民,跟承包土地的种植户没有什么关系,导致他们面临就算种地也没有补贴的难题。如果按照“谁种地补贴给谁”的政策,会更加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发展的。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