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代表:在大规模国土绿化中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森林覆盖率由历史上的5.8%提高到2019年的58.1%,林地面积由340万亩增加到3417万亩,占河北省总量的45.1%、京津冀总量的38.4%……这是承德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50年,迈入林业发达国家行列,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既要重视造林面积的增加,也要同时兼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提出建议:造林、营林、护林要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科学实施,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进型转变。
“加强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快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划定一批国土绿化急需的乡土、珍贵、生态、景观树种采种基地,提高包衣种子育苗、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补贴标准。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和林木良种优质苗木营造混交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张利民代表建议,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大幅提升森林生态资源质量。建立“依据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依据经营方案开展森林经营”制度;完善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科学有序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天然林修复、退化林修复和灌木林平茬复壮财政补贴制度;加大营林机械设备研发投入,努力实现营林过程机械化,提高森林抚育效率和质量。
针对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可持续发展,张利民代表认为,应科学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发挥森林生态多功能效益。同时,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国家公益林补助标准,完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补助和停伐管护补助办法,提高公益林、天然林所有者、管护单位及个人保护积极性。
“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要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进,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国土绿化成果。”张利民代表说。(来源:长城网)
张洪委员:建设长江上游川渝“两岸青山 · 千里林带”
川渝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尤其是成渝地区聚集了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水土流失和污染防治是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长江上游川渝地区两岸水土流失治理难、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难、造林绿化质量不高、城乡生态修复困难多、生态屏障功能弱等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建议建设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
张洪委员指出,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总面积56.84万平方千米,占整个长江流域面积的57%。截至2018年年末,川渝地区总人口规模超过1.14亿人,约占长江上游人口规模的67%;根据我国2014年颁布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川渝地区包括2个超大城市,2特大城市,17个大城市和1个中等城市。
人口密度约为200人/每平方千米,远高于长江上游其他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他区域约130人/每平方千米);地方生产总值为5.65万亿元,约占长江上游生产总值的71%。川渝地区主要的河流包括长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主要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量约为3.7亿吨/每年,其中雅砻江段水土流失量为1.07亿吨/每年,岷江段水土流失量为3410万吨/每年,嘉陵江段水土流失量为2787万吨/每年,大渡河段水土流失量为6311万吨/每年。
水土流失严重,这与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干扰有关。川渝地区主要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其中林地15521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34.47%,其次是耕地,面积为14208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31.56%,而草地面积为10897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24.20%。
张洪委员说,长江上游川渝地区虽然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占比超过58%,但是由于沿河分布的林地和草地分布零散,未沿河流呈带状分布,林地和草地发挥水土保持的能力未被最大化的利用。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生态脆弱,同时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尤其是三峡库区更是最为脆弱。对整个长江下游区域起到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川渝地区在“自然-人工”二元干扰下,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来源:绿色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建基地树品牌 做优做大油茶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对于来自革命老区和优质茶油产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信阳信锐油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来说,粮油安全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只有下大力气发展好茶油产业,才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期待。这次他带来了两项关于茶油的建议。
加快优质高产 油茶基地建设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新县、光山考察调研,又专程视察了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他强调,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各方共同受益。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熊维政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加快优质高产油茶基地建设。熊维政介绍,全国油茶面积有6700万亩,低产低效林占比40%以上,发展改造的空间很大,他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我国高产优质油茶基地建设步伐:加强组织领导和产业发展协作,国家成立油茶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加强协调、推进产业发展,适宜发展油茶产业的省、市、县也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抓好实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配套政策,应用财政补贴、项目支持、贷款融资等多种手段,鼓励、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油茶产业,流转荒山荒坡发展油茶,参与改造老旧低产油茶林,走“公司+农户”一体化发展路子;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组织科研人员围绕油茶产业的品种选育、标准栽培、机械化生产、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攻关,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走创新发展的路子;把油茶产业纳入大生态、大农业范畴,茶油及相关产品享受国家对农产品和生态环保产品的扶持保护政策,放开有关政策限制,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信阳茶油” 区域公用品牌
第二项建议是建设“信阳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带动茶油产业发展。熊维政表示,在革命老区信阳,油茶产业可以助力扶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但由于当地油茶企业规模较小,科技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品牌打造能力不足,产品市场认知度不高,影响了油茶产业发展和扶贫带贫作用发挥。他建议,把老区信阳的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老区信阳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进而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建设“信阳茶油”区域公用品牌,通过聚合资源、对接市场打通茶油产业链上下游,以带动老区信阳茶油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同时,“信阳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建议,国家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委指导信阳作好“信阳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总体规划,帮助信阳加强优良品种繁育、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把“信阳茶油”纳入消费扶贫产品,加大茶油系列产品在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公益宣传力度。(来源:郑州晚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