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林园局获悉,近日,《合肥市林下经济发展实施纲要(2019-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印发,计划到2025年,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将增加到3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增加到20亿元,亩均实现产值5800元,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年均增收1000~2000元,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
创建10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截至2018年,合肥林地面积达323.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66%,林木绿化率达30.43%。全市林下经济实体583个,发展面积23.25万亩,从事林下经济农业人口8591人,实现产值96470万元。林下经济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正逐步增加。
为培植更多的龙头企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实施纲要》提出,合肥将积极创建10个苗木花卉、森林康养休闲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打造5个以林下经济为主体的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适度发展林下特色中药材、森林食品。
大力建设森林康养示范林
在全省“五带一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合肥将突出地方优质特色树种,重点打造肥西三岗林业特色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项目等。到2025年,合肥将创建林下特色苗木花卉示范基地16处,重点打造1个林下特色苗木花卉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新增林下特色苗木花卉种植面积4.05万亩,使全市特色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特色苗木花卉产业产值由2018年的25亿元增加到40.5亿元,亩均实现产值1.5万元,年均增长7.1%。
下一步,合肥将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官亭镇国家生态公园、冶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庵省级森林公园、合肥西部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等为主,大力建设森林康养示范林,着力开展保健养生、休闲游憩等森林康养服务。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森林康养林2万亩,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处、森林氧吧3个,全市森林康养产业产值达到6600万元。同时,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和度假山庄200个。
推动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林下特色森林食品生产规模也将升级。合肥将利用山林地、退耕还林地、林苗两用林地等林荫空间大优势,培育特色林果(薄壳山核桃、蓝莓等)、林菌(食用菌、木耳、灵芝等)、林粮(马铃薯、魔芋等小杂粮)、林油(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到2025年,全市林下特色森林食品种植(养殖)面积由2018年的8.89万亩增加到15万亩,全市林下特色森林食品产值由2018年的2.72亿元增加到3.8亿元,年均增长7%。
此外,我市将适度发展金蝉花、石斛、白芍、金银花等林下特色中药材生产。到2025年,全市生产中药材面积由2018年的2.81万亩增加到5.72万亩;年产值由2018年的0.5亿元增加到1.11亿元。
《实施纲要》还明确,要积极支持、引导林业龙头企业、中小林业企业和家庭林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电子商务产业链的营销主体,实现从传统经营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