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蓟县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一期的收官之年。十年来,总投资近2亿元,完成营造林64万亩,农民累计增收10亿元。
十年前,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沙尘天气,“沙魔”直逼京津。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本市唯一一个被国家列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县——蓟县,2001年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蓟县实际,他们明确了工程建设目标,即坚持以保护和建设好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林草资源质量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为目标,围绕北部山区、东部库区、南部洼区“三大”治理区域,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四项措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加快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争取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年来,总投资近2亿元,完成营造林64万亩,农民累计增收10亿元。
创新管理模式
2010年是蓟县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一期的收官之年。记者了解到,蓟县早已经完成了这一年度2550亩的困难地造林任务。蓟县林业局营造林管理科刘凤鸣科长介绍说:“今年的造林任务是十年中最少的一年,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降低施工标准,而是沿用以往成功的管理模式,高标准完成了今年的造林任务。”
说到工程管理模式,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主动向记者介绍起了他们具有创新性的“3个3”管理模式。她说:“这‘3个3’指的是在工程任务落实上抓‘三制’,就是责任制、合同制、监理制;在工程质量上把‘三关’,设计关、施工关、验收关;在工程资金管理上抓‘三严’,严格使用计划、严格运行程序、严格跟踪检查。”她说就是因为这个管理模式,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十年中,蓟县的工程任务、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她还自豪地补充道:“2006年,国家林业局在蓟县召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会上,‘3个3’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并被推广到实施这项工程的全国5个省市。”
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蓟县林业局档案室里,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一块块奖牌,获奖证书则装在一个一米见方的纸箱里,满满的。县林业局研究员李银拍着箱子介绍说:“这些全部是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奖。”他还特别强调:“我们曾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制定了10项天津市地方标准,这在全国县级林业部门中遥遥领先。”
他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初期,由于退耕还林面积较大,涉及2.3万农户,各种数据十分庞杂,一时间工作无法进展。后来经过技术骨干反复研究,于2003年自主研发了退耕还林管理软件。这个软件刚刚投入使用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多统计环节,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这个软件被推广到全部5个省市。就这样,时任退耕还林管理科技术员的赵占丰背着一个装满软件的书包,远赴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40多个县教授软件使用方法。
催生产业发展
十年树木,硕果累累。如今,经过统一规划,蓟县实现了相对集中的种植区域,到目前已发展成于桥水库南岸万亩酒用葡萄、长城沿线板栗核桃和盘山磨盘柿三大干鲜果品基地。同时,还形成了有机苹果、着色梨等特色果品种植基地。截至目前,蓟县经济林总面积已达到33万亩,其中葡萄3万亩,柿子10万亩,核桃、板栗5万亩。林果业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此外,在工程的带动下,蓟县苗木花卉产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由工程实施前的全县种植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5万亩。当地农户扩大了种植规模,丰富了苗木品种,还实现了集中经营,每年销售额达6亿元以上,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苗木集散地和京津地区重要的苗木供应地。
经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这项工程的实施还为蓟县森林旅游业的兴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介绍,由于该项工程造林面积大,再加上实行封山育林,山区森林植被大幅增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森林资源的作用,蓟县林业局对原来的九龙山、梨木台两个林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最终形成了这两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在以景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景区周边农户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这里的商机。他们纷纷投资在自家庭院内建起了农家旅店,有的还形成了旅游专业村。
提升全社会生态理念
这项工程的实施在给蓟县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全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随着工程进展不断增强。
从2007年开始,县政府下决心关闭了所有破坏环境的采砂、采矿企业。从此,该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随之进入生态立县的新时期。
这种生态理念的回归,并不仅仅体现在政府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在蓟县广大农村地区生根发芽。据了解,随着本市“四绿”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建起了环村林,开展了街道和庭院绿化。还有许多村子建起了沼气池,开始使用清洁能源。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