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合肥市林长制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项目推进进一步加快。已完成江淮分水岭区域绿化3万亩,合肥植物园扩建、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扩提升、烔长路绿色长廊、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快速推进,全市林长制重点项目今年完成投资超10亿元。全市苗木产业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值近90亿元,成为该市农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
政策扶持
合肥市苗木花卉产业发源于肥西县三岗村,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 1998年之后,是合肥市苗木花卉产业大发展时期。当时,粮食价格普遍下跌,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合肥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定向育苗、评选林业致富带头人等活动,组织实施了万亩育苗工程、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等项目,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育苗的积极性,促进了基地建设,壮大了基地规模。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成功举办苗木花卉交易大会,扩大了产业影响,树立了产业形象,促进了产品销售。 2005年,市政府1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同年实施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办法;2008年又出台了 《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引导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合肥市植树造林重点工程奖补细则》、《合肥市绿化大会战奖补细则》等以及县(市、区)苗木产业奖补政策的相继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苗木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发展迅速
在发展苗木产业的同时,该市通过顶层设计,重点在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巢湖地区、水源保护地、城郊结合部以及主要通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发展大面积苗木产业集群,既取得经济效益,又收获绿色生态,生动诠释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重要意义。现建有苗木基地100多万亩,苗木生产经营企业3000余家,1000亩以上规模企业200余家,园林绿化企业近1000家,是全国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育苗技术先进,资源基础雄厚。
转型升级
当前,该市正在加速对各类苗木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加大对低密度稀植技术、引种驯化技术、优良品种扩繁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新型嫁接技术以及节水灌溉设施、日光温室大棚设施、全光育苗设施、新型栽培基质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逐步提高了苗木花卉生产集约化水平。特别是设施栽培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市苗木产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以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特征的集约经营转变。
目前该市绿化苗木花卉品种多达1000个,近几年种植量比较集中的品种有香樟、桂花、女贞、栾树、石楠、紫薇、红叶李、樱花、朴树、枫香、乌桕、柳树、国槐等,肥西三岗的红叶李、蜀山小庙的樱花等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品牌。尤其是桂花、腊梅在全国独树一帜。
市场全国化
通过连续15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的推介和打造,合肥已成为全国苗木花卉信息中心和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良好局面。产业的发展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注入,使苗木花卉产业由过去单纯以农户种植为主转变为包括农户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
产业多元化
花木零售业、绿化施工业、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肥西“三岗”依托苗木花卉基础兴起的众多农家乐,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服务业等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增长能力。
官亭生态园就是苗木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官亭生态园东接蜀山区,南连紫蓬山风景区,西至铭传乡,北靠312国道,目前发展规模6万多亩,核心展示区2.8万亩,以官亭镇回民社区为核心,迅速辐射周边张祠、童大井、焦婆社区三个村(社区),通过多年苗木产业发展升级,目前已成为合肥市郊最大的观赏林和天然氧吧。
2010年以来,为解决新农村后续发展,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就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官亭镇依托社区土地整理改良后大片优质的耕地和农业设施配套完善的优势,按照“政府引导、社区为主、群众参与”的方式,引导发展以“精品苗木花卉、优质粮油、蔬菜瓜果和甜油桃”为四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农业,坚定走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之路,大力引导新农村群众创新求变,积极探索实践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群众就业增收,让生态园迅速发展成为引领地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尤以引进的安徽腾头园林苗木有限公司、安徽艺林园艺发展有限公司、龙利苗木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全国知名企业,助力地方农业产业迅速升级换代,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快速向周边辐射。
兴苗富民
苗木生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约为传统农作物的5倍—10倍,高额回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苗木的积极性。目前苗木进入升级提档期,肥西县农民苗木销售收入约占农户经营性收入的30%。苗木产业的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创业、就业的机会。全市有50多个乡镇开展苗木花卉种植,从业人员达20万人。依托苗木花卉生态和景观效应兴起的乡村旅游业,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该市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