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达标率95%以上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伊春林区把握国家赋予的主体生态功能区的定位,着力强化绿色生态保护和建设。近两年,伊春林区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432起,依法恢复林地129公顷。这是伊春林区加强对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物的保护,严守林地红线,打击乱建房、乱开地、乱挖鱼塘行为的结果。与此同时,伊春林区全面落实防火、防垦、防盗、防掠青的资源保护措施,连续14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此外,伊春林区强化对小兴安岭标志性物种的保护,利用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目前,伊春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21个,面积67万多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居黑龙江省之首。
此外,伊春林区有着严格的项目准入条件,拒绝可能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严格落实防污减排责任,严控企业污染物排放。在农牧业领域严控土壤、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探索食用菌废弃物和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监测显示,伊春林区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优良天数均在345天以上。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针对全面停止采伐之后的经济转型任务,伊春林区近年来把森林食品、森林生态旅游、北药种植、木业加工、绿色矿业确定为转型主导产业,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2017年,5项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占当地GDP比重46%。今年上半年,伊春林区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5%、6.8%、5.9%,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伊春林区还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扶持林下种养基地做大做强。到目前,伊春林区各类种养基地达到261个,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种植达到7万亩,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和集散地。黑木耳产业实现了由小作坊生产、露天地摆向工厂化制菌、棚室立体栽培的转变,目前林区木耳棚室达到5751栋,带动食用菌生产规模增长到6.2亿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成了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园、上甘岭林业局小浆果产业园等35个集精深加工、旅游观光、研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基地。
为了改变“原字号”为主导的局面,伊春林区把森林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确立为首要支柱产业,提升林区特色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落户伊春林区的森林食品加工企业超过60户,森林食品和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45%。
在促进转型产业发展同时,伊春林区加快对传统木业加工这个“老字号”产业的提档升级,“光明家具”2017年网络零售额达到1.56亿元。在绿色矿业发展方面,2017年钼、钢、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1%;西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伊春林区把绿色森林生态旅游作为重点引擎产业来打造,开发研学、康养、度假、冰雪等旅游新产品,推出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供给质量。继2016年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后,伊春林区2017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4%和29.6%,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1%、23%。
2017年,伊春林区生产总值实现266.4亿元,同比增长6.3%。今年上半年,伊春林区GDP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经济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现实难题待解
记者近期在伊春林区走访调研了解到,伊春林区从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逐步下调木材产量,2011年开始全面停止了森林主伐,2013年率先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20年来,伊春林区累计减少木材产量1475.7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由1998年的2.21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21亿立方米;林地面积由253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32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74.2%提高到84.4%。截至目前,伊春林区活立木估算经济价值2638.78亿元,相当于国家天保工程投入的7.8倍。林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恢复和改善,森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逐步恢复,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农业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东北亚地区生态平衡。但在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林区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由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原因,伊春林区干部职工收入偏低。林区经济转型出现了局部繁荣和诸多亮点,产生了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但总量偏小,市场化程度偏低,主要转型产业出现同质化现象。伊春林区确立的5个转型主导产业尚未对地方经济起到新的支撑作用。经济发展的滞后,也直接影响了绿色发展的总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