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另一方面,如今的园林绿化建设同样重视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用有限的成本和资源创造出最大生态效益的园林空间,这又与高标准苗木栽培所带来的高成本投入产生了矛盾,如何缓解这个矛盾,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管理一直比较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总结存在问题主要有三点:
其一,在苗木引进过程中,对苗源地苗木的认知较低,经常忽视苗木的常规检验检疫工作,混淆树种名称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引苗木的成活率。
其一,在苗木引进过程中,对苗源地苗木的认知较低,经常忽视苗木的常规检验检疫工作,混淆树种名称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引苗木的成活率。
其二,苗木养护管理不科学。例如,栽树时不考虑苗木根系生理生长特性,只按树干粗细来定树坑的大小;施肥浇水教条化,不考虑树种特性,只记量和次数,无法保证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养分平衡;在不适宜的时间段、不分树种类型地盲目修剪,等等。
其三,在成品苗木移栽方面,现在大部分地方仍采用带土球移栽的方法,为保证成活率,经过断根处理的苗木在移栽时还必须进行整形修剪甚至截干,这样的处理不仅不能满足全冠移栽立地成景的园林景观要求,同时,一般条件下城市街道绿地的土壤容重较大、通气透水性差,难以促生新根。
如何使苗圃栽植的苗木达到城市绿地的高标准用苗要求?
首先:在新引苗木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不仅要考虑基础性规格、根系生长状况、树势等因素,还应考虑该树种的生理习性,筛选出抗性强、适应性佳的苗木品种。
在保证引进苗木质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树种,选择最优的基质材料配比,为苗木提供最佳的肥料养分供应和最适宜的基质通气透水环境,同时配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建立起新植苗木地下和地上部分水分和养分的平衡。
接着:就要开始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浇水量和时间的控制,追肥类型、追肥量与追肥方式的选择运用,规范化的整形修剪等。
浇水: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水特性,确定合理的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确保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效节约水分,避免水分的不合理利用。
追肥:可结合土壤测土配方技术和苗木生理养分走势测定技术,通过测定苗木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指标,以及植物各部位养分含量走势,切实掌握不同苗木的需肥规律,得出苗木不同生长时期的肥料施用方法及所需控制用量,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