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造林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柏井镇“三大支柱”产业成增收动力

   日期:2018-08-02     来源:阳泉日报    浏览:146    评论:0    
核心提示:夏季正是引进鹅苗的好时机。日前,平定县柏井镇的瑞恒晋平晋通太行飞龙五个专业合作社,陆续购买回1万多只肉鹅雏苗开始哺育,由此
 夏季正是引进鹅苗的好时机。日前,平定县柏井镇的“瑞恒”“晋平”“晋通”“太行”“飞龙”五个专业合作社,陆续购买回1万多只肉鹅雏苗开始哺育,由此正式启动柏井镇党委确立的“肉鹅养殖产业覆盖10个低收入村,带动贫困户年底全部脱贫”计划。同时,这也是柏井镇依托三大支柱产业撬动增收动力源的其中一项。

柏井镇有8324户190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1户、贫困人口1869人,涉及28个村。脱贫攻坚以来,柏井镇党委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根基,结合当地实际,注重短期见效与长久致富“两手抓、两推进”,把种植、养殖和光伏三大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撑点,齐心合力撬动贫困户增收动力源。到2017年底,全镇已有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630户1540人摘掉穷帽。

展开柏井镇脱贫攻坚计划图,指着图上各贫困村标着的产业项目,镇党委书记邵永贵介绍,种植业上,柏井镇在巩固特色种植中药材3200亩、连翘1500亩的基础上,新增加中药材1200亩、小杂粮5000亩、油葵和金花葵等共500亩,新发展花卉苗木100亩。光伏项目中,高家掌等村项目发展良好。养殖上,柏井镇没有采取过去的传统养殖模式,而是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努力把本镇的传统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蛋鹅、笨鸡、鹌鹑、黑猪、山羊、肉驴等养殖业,让贫困户在抱团取暖中实现脱贫增收。

“南青、井峪、将军峪三个村发展养鹅产业,蛋鹅存栏量达到1.2万只。黑猪养殖方面,北青村建成了200头规模的黑猪养殖基地;芦家峪、口上、对峪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合并后,联合建成200头规模黑猪养殖场;刘家沟村100头规模黑猪养殖场也建成投产。寨马岭和梁家垴两个村的50头肉驴养殖场已经建成,并开始饲养。白灰村利用当地山大坡广的优势,已建成200只山羊养殖基地。”说起柏井镇在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中的成绩,邵永贵如数家珍。

新三村由对峪、口上、芦家峪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合并而成,现有228户5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39人。多年来,新三村人祖辈生活在大山里。受立地条件限制,村民一直沿袭着土里“刨食”的生产生活方式。今年,新三村村支“两委”、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在了解市场行情后,萌发了靠山吃山散养杂交猪的念头。村里积极筹集资金50余万元,动用大型机械开山劈路,建起了养猪场。随后,村里买回200多头优质黑猪散养。如今,村里饲养的母黑猪与野公猪已杂交出新一代品种,既提高了猪肉质量,节约了养殖成本,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满足了消费者养生膳食的需求。这一项目预计年底可实现经济效益2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下一步,全镇将从强化指导产业培育、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建立贫困户持续增收新模式、加强培训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做足产业脱贫底色。”邵永贵说,柏井镇将按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脱贫产业发展,在“特”字上做文章,使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同时,还要重视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在品牌建设和销售上下功夫,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此外,要让贫困户持续增收,就要建立贫困户持续增收新模式,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培训等各类培训机构,加大对缺乏技能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技能,实现增收脱贫。(张泉东)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