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蓟州区大兴峪北矿区治理工程现场看到,昔日因开矿、采石留下的一道道“伤疤”已被植被覆盖,栽种在石缝儿里的黄栌、火炬、油松、桧柏已有一两米高,裸露岩石已被五叶地锦、黑麦草、狗尾巴草等覆盖。“每到夏秋季节,金黄色的黄栌树叶,火红色的火炬树叶,与山上青翠的油松、桧柏、毛白杨等形成多层次树种、立体化景观,山坡上呈现一派绚烂多姿的彩林景观。”一名技术人员说。
据介绍,蓟州区是本市矿产资源大区,曾历经半个世纪的大规模不规范开采,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矿山创面区域险象环生,生态基本已无法自然恢复。从2008年起,蓟州区的矿山企业陆续被政策性关停,全区遗留下54处矿山创面。近年来,蓟州区实施对城区周边、景区周围、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废弃矿山综合整治新模式,修复生态,美化环境。
“在矿山创面植树造林存在整地难、造林难、成活难三大难点。在大兴峪北矿区的植被修复,我们采取梯级平台削坡为主,局部挡墙护坡为辅,把裸露岩石山坡改造成多级平台,然后运来新土,采用客土栽培技术绿化山坡。”天津市绿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少军说,2016年底该矿区治理工程竣工后,矿区已呈现明显复绿效果,山体绿化栽植毛白杨、臭椿、油松、桧柏、馒头柳等乔木约9000株,栽种五叶地锦9000余株,今后这里还将开发建设成郊野公园。
“按照计划,蓟州区确定对处于山区、城区结合部位的大兴峪北、大兴峪南、东后子峪、老虎顶南、老虎顶北、飞雁水泥厂、渔山、天津市石矿共8个矿区进行综合治理,其中多个矿区已完成治理。”王少军说,通过矿山治理,修复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构建串联起南部城市与北部山区的蓝绿系统网络,构筑起北部绿色生态屏障。(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