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栽,七分管。当前,盐城市“一片林”工程建设已经全面进入强管护、保成活的关键阶段,如何巩固造林绿化的成果,打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基础,确保管出“一片林”工程关键成效,我市多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林长”戴上“紧箍咒”
5月7日一大早,盐都区盐龙街道黄刘居委会境内纬八路旁,刘基坤一行人踩着泥泞的路察看眼前的树林。这片177亩的林子以大规格的水杉、中山杉、红叶李为主,今年3月栽植。前一天的暴雨过后,林子墒沟里都蓄满了水。刘基坤是黄刘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这片林子的村级林长。他当即安排工人扶正被风吹歪的树木,打开通河的灌筒放水,“要不了一个小时,墒沟里的水就放完了。”
“里下河地区下大雨易积水,导致渍害。过去有时图省事,林间沟挖得浅,水排不掉,导致树木烂根死亡。”盐都区林业技术服务站站长俞世海说,“现在我们的林子外沟通河,内沟互通,且沟的宽度和深度都在80厘米左右,遇到大雨也不怕。”放眼望去,7000多株树木,无一倒伏。
盐都区今年落实了“林长制”,在全区建立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每片林地都竖起公示牌,三级林长和护林员姓名、建设管理目标、监督电话等一一列出。“过去,职责不明、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被侵占、滥砍滥伐、造林失败找不到责任人。”盐都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谢兆标说,“林长制”明确了管护责任,给林地穿上了“护身符”,给责任人戴上了“紧箍咒”。
谢兆标介绍,截至目前,盐都区完成成片造林1.1万亩,完成圩堤绿化388公里、道路绿化316公里,完成更新造林1.2万亩,全部落实了“林长制”,今年全区总体绿化成活率在95%以上。
既管好了苗,又增了收
“早上5点多就出来了!”5月8日早上,响水县六套中心社区薄壳山核桃基地,管护负责人王化权两腿沾泥,正组织人员除草。山核桃行距8米宽,拖拉机耙田刚好走一个来回,一丛丛杂草瞬间被打碎掩埋,工人在拔垄上的杂草。
“接手以来,没有一天衣服干净过,天天在地里跑。”六套今年栽植了3300多亩4.2万株薄壳山核桃,王化权是管护队伍的负责人。3月底4月初栽的树苗正出芽,水分稍微不足,芽就枯了。“我们组织人力灌水,不是浇,不灌够不行。”王化权说,参与管护的工人不少来自低收入农户,按照我们的要求,既管好了果树,又增了收,目前小苗成活率在95%以上。
响水县林业局副局长沈永球介绍,响水今年在高铁、高速沿线20多公里栽植了1万多亩薄壳山核桃,涉及4个乡镇(社区),都明确了管护责任,树不活管护责任人拿不到钱。目前县里正在招聘一批专职护林员,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培训后上岗,实现管护与扶贫的结合。
在阜宁县羊寨镇林果扶贫基地,今年新栽的140亩黄桃,都已长出了叶子。“我们实行集中栽植、集中管护。”羊寨镇副镇长周少林介绍,他们积极响应市里为每个低收入农户赠送10株果树的号召,统一流转土地、集中栽植,统一管理,成活率超过98%。负责管护的技术人员渠先生,有几十年的种桃经验,他说,这片扶贫桃苗,明年肯定能挂果,三年左右就能实现丰产,有不错的收益。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既分了红,又能在果园管护中有一份收入。
从增绿到保绿
今年是“一片林”工程建设的第二年,也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最关键的一年。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各地以推进大面积成片造林为抓手,强势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完成新增成片林14.96万亩,改造提升16.4万亩。“一片林”已经主要从增绿转到保绿阶段,如何把新增成片林和改造提升的成果保住,接下来的责任更重。
建湖县创新管护投入机制,凡县投资建设的生态骨干防护林带,在施工单位栽植管护三年期满经验收合格后,将林木权属移交给县新农投公司,再由县新农投公司通过招标选择专业队伍进行管护。射阳县每个乡镇专门成立了事业单位性质的绿化管理所,配备专职人员,做好绿化管护工作。
市林业局林蚕处处长徐晶晶说,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打牢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创建基础,确保一片林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日,我市下发了加强“一片林”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管护力度,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建全管护队伍,确保栽下的每一棵树都有人管,都能管得好。我市将于7月开始全市2018年度营造林实绩核查工作,继续组织开展第三方核查,考核结果将与政府年终综合考核奖挂钩。
徐晶晶说,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新栽树木管护工作总体方案,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使林木管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林木管护方式,建立多种管护机制,确保树木栽得下、管得住、长得好,进一步提高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确保“栽一片、管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江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