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兼具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观赏性好、低碳环保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良好的景观效益,是森林城乡建设的基础树种,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当前,园林绿化开始向城市森林体系的建设转型,提倡营造近自然异龄复层混交林,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乡土树种将会成为绿化建设的主力军。
但珍贵乡土树种种植周期较长,经营主体严重缺乏发展力。相对于我国推广的外来树种,我国的乡土树种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占用土地面积较大占用时间较长,资金很难收回,种植人员一般都是较为急功近利的,很多人都不愿意种植乡土树种,这也是制约乡土树种发展的关键因素。
乡土树种崛起的大背景
1十年如一日的苗木发展道路已不适合当下经济发展模式,淘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才能占据市场份额;
2各类生态环境工程各具特色,比如特色小镇、特色道路、特色景观等,单一的苗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原有的苗木市场萎缩,多样性需求决定市场往多样性方向发展;
3城乡绿化建设部门对乡土树种运用的高度重视,有些工程直接规定绿化苗木必须是乡土树种,从而引导乡土树种的回归;
4乡土树种自身绿化价值和经济、生态效益,具备大的发展空间。
乡土树种种类繁多,
哪些种类更有优势?
能够在行业发展的大潮流下脱颖而出呢?
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树种
一方面,从地产园林的发展趋势来看,园林风格逐步转向简约精致型,植物造景追求个体的姿态美和意境美,对树木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型好的树,自然身价不菲;
另一方面,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大区域类型的项目,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护原有植被,并尽可能应用近自然状貌的树木,从而达到“一树成景”的景观效果。
如榉树、国槐、白蜡、五角枫、梓树、乌桕、栾树、无患子、楸树等,当然只要用心培育,每一个树种都是精品苗的潜力股。
食源、蜜源类乡土树种
生态建设的目的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而绿化造林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可持续可循环的景观生态系统,绿化种植的目的不仅仅是绿化美化,更是为各类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好生态平衡,形成可循环、可永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因此,我们在绿化造林时,要适当栽植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等具备特殊功能的食源、蜜源类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如冬青类、朴树、枇杷、构树、海棠、酸枣、胡颓子、柿树、金银木、山楂、椴树类、栎类、刺槐、盐肤木、杜英等。
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
观赏性是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生态和美观可以兼具的树种,自然更受欢迎。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培育了不少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树种,如梅、桃、玉兰、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琼花、石榴、木槿等。
然而,生态建设要求植物造景多样化发展,因此,相比应用较多传统花木,近几年新兴的乡土观赏树木更值得关注。除观花种类外,彩叶类的观叶树种更是颇受欢迎。
如观花类的辛夷、中国樱花、流苏、山茱萸、金银木、瑞香类、金露梅等。彩叶类的卫矛、金叶白蜡、金叶榆、乌桕、桦类等。
多功能乡土树种
在行业复合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多功能树种已经被人们所认知和看重,园林行业也在走复合型发展道路。众所周知,很多园林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但在园林应用的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的药用价值。要么单纯用于绿化植物栽培,要么单纯用作药用植物栽培,没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方面,很多树种是值得深度挖掘和利用的。
如皂角、香橼、辛夷、山杏、连翘、银杏、金银花等具有药用价值的园林植物,樱桃、核桃、柑橘、柚、杨梅、枇杷、梨等具有食用价值的园林果树。
总的说来,无论从国家的整体绿化利益,还是局部的利益和育苗者的利益考虑,我们都要考虑适生树种。凡是适生树种都可以作为生态树种,这就是乡土树种存在的重要性。大力种植乡土树种,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优美的最可行的办法之一。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