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指出,今冬明春,洛阳市将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的原则,把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与四河同治、新型城镇化建设、百城提质、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推进“七大工程”,同步实施“11555”工程,加快全绿绿化进程,构筑绿色生态屏障,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景观效果。
入冬以来,各地造林绿化掀起高潮。截至昨日,全市累计完成2017年度主要廊道防护林带补植雪松3.28万株,占规划任务5.3万株的62%;完成今冬明春“绿廊”提升0.8万亩,占规划任务2.69万亩的30%。
“绿廊”提升工程
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总长度5284公里的国道、省道、县乡道、村道的绿化提升,在廊道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其中,今冬明春,我市将完成2700公里道路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2.69万亩,建成总长度184公里的20条绿化档次高的示范路段。
对2017年度已实施的高速公路、新310国道、快速通道、高铁、铁路等主要廊道防护林带进行补植,其中补植雪松5.3万株。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科文路等12处道路绿化工程。
“绿带”构筑工程
实施黄河沿线荒山绿化、湿地建设,打造沿黄生态涵养带。与四河同治相结合,对伊河、洛河、瀍河、涧河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实施绿化。2018年4月底前,完成荒山绿化任务3.2万亩。
“绿园”提标工程
2018年重点实施宜阳县锦屏山、汝阳县瑞云山、洛宁县凤翼山、孟津县凤凰山等4个城郊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同时,对偃师市首阳山、虎头山和汝阳县凤凰山进行提升完善,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50处小游园建设工程。
“绿岛”完善工程
2018年12月底前,对洛阳境内高速公路上分布的5个互通区和36个收费站(防护网外)进行完善提升。
“绿网”编织工程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农田林网工程。
飞播造林工程
在生态区位重要的嵩县外方山区、洛宁熊耳山区、汝阳前坪水库周边、栾川伏牛山区、新安小浪底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飞播造林6万亩,营造常绿树、彩叶树、阔叶树相混交的景观林。
国家和省下达的营造林工程
按照国家和省下达的计划任务,实施天保造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造林绿化工程,继续实施森林抚育改造工程。
在重点推进“七大工程”的基础上,我市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年度、有步骤地推进“一心一环”“五河”“五山”“五都”绿化的“11555”工程。
“一心”绿化即实施隋唐遗址公园建设,提升绿化品位;“一环”绿化即对环城市区的连霍高速、二广高速、宁洛高速沿线防护林带进行完善提升,打造景观廊道;“五河”绿化即对黄河、伊河、洛河、瀍河、涧河沿线实施综合治理,打造沿河风光带;
“五山”绿化将结合邙山、周山、龙门山、万安山、南石山的区域实际,进行高标准、大绿量绿化,形成绿色屏障;“五都”绿化重点结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的总体保护规划,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元素。
在国土绿化中,科学搭配树种是提升绿化效果的关键。《方案》提出,廊道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使用乡土树种、长寿树种,乔灌花合理搭配,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廊道防护林带禁止规划栽植经济林。同时,主要廊道及河流沿线荒山绿化要坚持相对集中、连片治理的原则,突出规模效益,特别是县城近郊的荒山绿化,要多规划栽植常绿、观叶、观花树种,突出景观效果。
针对林业生态行动投资大、任务重的特点,《方案》也为生态建设开出了“大礼包”:市财政将对2017年已实施的主要廊道沿线防护林带中高标准补植雪松的,每株补助100元;对主要廊道及河流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绿化精品工程,每亩补助500元;对未纳入省级财政补助范围内的飞播造林,每亩补助50元。
此外,《方案》还鼓励各地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对于廊道防护林带建设,可对外招商引资,吸引绿化公司组织实施,采取林苗一体化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也可由县乡政府组织实施防护林带建设,建设完工后,招商企业进行后期管理与经营。此外,鼓励将林下空间进行返租倒包,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林下可间作油用牡丹、花生、中药材等低矮作物。(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王立伟 申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