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道再建500公里 滨水绿道占八成
未来三年南京绿道建设计划出炉 新增绿道860公里
成都建1500公里绿道体系 环城绿道预计2年完成
浙江建成绿道逾4500公里 2020年将建成“万里绿道网”
湖北将建森林生态体系 “沿江绿道”长3000公里
……
相信不少人都对这块应用市场产生了兴趣,今天苗木宝就来仔细为大家介绍介绍。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目前,绿道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公园相比,绿道可与水利、风景区、道路等建设项目结合,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同时还能吸引低碳出行,可以为解决交通拥堵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
生态化和本土化是绿道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低碳节约原则。由于绿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自然生态,在尊重自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干预,以恢复其自然演替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注意保持和修复绿道及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建设时应权衡项目与资源的环境承受力,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布局慢行系统和服务设施,避免大填大挖,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保持和改善重要生态廊道及沿线的生态功能、生态景观,体现生态化,防止过度人工化。
同时,根据绿道不同地段植被现状的自然度可以将绿道植物景观群落分为三个等级:自然植被景观群落、半自然植被景观群落和人为植被景观群落。在规划时要根据植被的不同自然度等级进行保护性设计。
在自然植被景观群落的绿道建设中应少干预,使其处于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充分保护原地形地貌,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在半自然植被景观群落的绿道建设中应以生态效果为主,以植物造景为辅,大量运用当地乡土树种,恢复自然生态植被;在人为植被景观群落的绿道建设中可以结合其他园林要素模拟自然群落进行人为植物造景,可以选择一些应用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如造型类、香花类、保健类、抗污染类等。
此外,绿道植物配置还应考虑到人的需求,尽可能选择无毒、无刺、无污染、无飞絮的植物品种,充分利用植物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打造景观效果。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出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总而言之,绿道规划一方面要改善城市景观破碎化、保护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游憩功能的需要,满足人与自然亲近的要求,最终实现景观和生态的双赢。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