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增加“绿视率”
上海寸土寸金,土地资源稀缺,绿化建设面临瓶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表示,生态是上海的名片,绿色是上海的底色。要让上海绿起来,必须见缝插绿,向空间要绿,让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
2012年到2016年,上海市绿化覆盖面积从134405公顷增长到了143029公顷,相当于增加了42个辰山植物园。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410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895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0.6平方,达到7.8平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38.8%。年均保持1000公顷以上的新建绿地规模,其中每年新建公园绿地超过500公顷,相当于52个人民公园大小。
五年来,上海林地总面积从100503公顷,增加到111604公顷,共计增加林地16.6万亩,相当于15500个足球场大小。森林覆盖率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15.56%。湿地保有量为46.46万公顷。建立了两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禁猎区,4个自然保护区和5块国家(际)重要湿地。上海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城市公园数量从2012年的157座增加至217座,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座。同时,廊下、青西、长兴岛、浦江和嘉北等5个郊野公园已经开园,广富林、松南2个郊野公园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到2020年郊野公园数量将达到21个。
2012年开始,立体绿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新增立体绿化41万平方米,完成高架桥柱绿化1.2万根。五年累计新增立体绿化170万平方。
真心提升市民“获得感”
推门看得见绿,散步走得近绿,休憩摸得着绿。五年来,上海努力提高市民的绿色感受度和生态获得感,让老百姓真正体验绿树成荫,享受生态福祉。
公园最宜休憩,四季有花,春景秋色,是上海建设生态之城,提升城市品位的内在要求。上海国际花展、辰山国际兰展、顾村樱花节、海湾梅花节等一系列知名花展提升了上海花城建设的内涵和魅力。
上海从2011年起,首批试点35座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满足了市民夏季纳凉、休闲健身的需要。2016年底,延长开放的公园达到89座,2017年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达到了133座。其中44家全天开放,76家全年延长开放。
五年来,上海林荫道建设稳步推进,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景观品质提升。目前已创建命名林荫道198条,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同时,建成宝山城市绿道示范段、闵行1号绿道、环世纪公园绿道、大莲湖绿道、崇明揽海路绿道等一批有特色的绿道。今年后每年将以200公里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底绿道总长度将达1000公里。
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度”
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近年来,绿化市容行业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的思路,提升社会各方参与绿化市容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本市已经连续举办3届上海市民绿化节,演绎“园艺进家庭,绿化美生活”主题。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互动交流活动,推动市民爱绿、养绿、护绿、赏绿热情。
坚持“开门办公园”的理念,为把世博文化公园建设成生态、文化、共享的大公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金点子征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
“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是公园免费开放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公园管理的有效经验和成功模式,在引导广大市民游客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营造良好游园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现有公园志愿者1.3万名,覆盖120多座公园,每年志愿服务近40万小时。
原标题:2012年到2016年沪绿化覆盖面积增长到14302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