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项目正式启动。厦门市将以植树造林的方式“吸收”此次会晤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目标。
继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2014年APEC领导人北京会议、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碳中和项目的第四次大型国际会议。
◆胡秀芳
“碳中和”,是指事先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最终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碳中和”一词于2007年被正式收录到《新牛津英语字典》中,英文为“carbon neutral”。
“碳中和”的概念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后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如今它由个人、企业自觉实践,也是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绿化行动。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实施的碳中和项目已有43个,基本都是以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实现。
大型赛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包括交通、餐饮、住宿、会议资料和会场用电等造成的碳排放。中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APEC领导人北京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在内的4次大型国际会议,均是以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实现碳中和的。
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是中国政府举办的首个碳中和国际会议。2010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375万元,在山西省襄垣、昔阳、平顺等县营造5000亩碳汇林,按计划用10年时间吸收天津会议造成的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4年APEC北京会议,是首个实现碳中和的APEC会议。2014年11月3日,会议碳中和林植树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通过在北京市和周边地区营造1274亩碳中和林,抵消会议排放的637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2016年G20杭州峰会,是首个实现碳中和的G20峰会。项目于2016年8月22日启动,按规划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太湖源镇造林334亩,以中和峰会排放的约6674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悉,此次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估计排放3095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碳中和项目实施规划,厦门市将于明年三四月的红树林种植期,组织在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开展红树林造林580亩,在未来20年完全“吸收”厦门会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大型赛会,也因实践碳中和理念而受到关注
2006年都灵奥运会是首届“零排放”奥运会,通过“都灵气候遗产项目”抵消冬奥运期间产生的12万吨二氧化碳,主要措施包括:在国内外资助多项造林、改善能源效能以及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将皮内洛罗市通过节能项目取得的“碳减排信用额”无偿转移给都灵奥组委;奥组委雇佣第三方,检验冬奥会的总体碳平衡 。
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议通过植树造林4500公顷抵消大会产生的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通过购买已评估的合格碳补偿来源,宣告达成碳中和。
2014年,为举办第20届世界杯,巴西政府推出“碳中和”项目以实现“绿色世界杯”,鼓励人们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开展环保项目,用捐献换取的“核证减排量”(需来自在巴西开展的环保项目)帮助减少大赛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奥组委就宣称力争实现“碳中和”,办一届“绿色”奥运。据估算,里约奥运会需560万吨燃料,相当于290万吨碳排放量。为此,奥组委多措并举,除鼓励观众和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外,还使用环保火炬、环保奖牌、可降解餐具,用生物柴油为发电机提供动能,改进通风系统减少空调使用率,以降低碳排放量。为实现“碳中和”,里约奥组委还一度计划建造一片人工林。计划被迫搁浅后,奥组委转而通过购买碳排放牌照的办法,解决奥运会期间产生的污染问题。
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广泛。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一直持续,将会给全球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总体来说,国内外大型赛会实践“碳中和”的方式是以植树造林进行抵消为主,少数也通过购买碳补偿来源、获得碳减排信用额等方式来实现。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各赛会组织者用实际行动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可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