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从不同角度看待国外苗木!

   日期:2017-06-12     浏览:132    评论:0    
核心提示:有人在解读2015年畅销书《从0到1》时讲到,与其在从1到N的红海里挣扎,企业不如在从0到1的蓝海中做好产品定位、模式升级,成为创
 有人在解读2015年畅销书《从0到1》时讲到,与其在“从1到N”的红海里挣扎,企业不如在“从0到1”的蓝海中做好产品定位、模式升级,成为创新型“垄断”企业,而不是嗜血的竞争者。
  过去几十年,荷兰苗木已走过从0到1的塑形阶段,业态丰腴出色,对眼下处于转型期的国内苗企具有参考性。不过更值得探讨的是,荷兰苗木产业的未来走向将对国内有何影响。
生产
  荷兰是欧洲苗木成绩排前三的优等生,近来中国苗商摩拳擦掌到此取经,一些荷兰苗企因此还准备了中文版的产品说明、中文名片,有人还用起了微信。
  许多荷兰苗圃都向中国苗商演示了生产环节,其中机械操作最激动人心:罗兰特苗圃主打小苗,175米长的一垄土地,播种机用了大约1分钟,5公斤种子就钉是钉铆是铆地种下,有人测算,在国内这个工作量大概需要3个工人花一天时间;费尔贝克苗圃无人驾驶的除草机也很神奇,这大家伙除草时精准地避开了每一株小苗,因为每株小苗都有GPS定位,能与机器“对话”……
  机械能大显身手离不开标准化做铺垫,铺垫不仅体现在土地规划、苗木栽植、排灌设施这些看得见的地方,苗圃库存管理、定制化生产等才是核心。在荷兰工程苗大户优登豪特苗圃参观时,总经理马丁展示了产品“花名册”,上面记录了所参观地块每一株苗木的详细指标。他介绍说,数据采集时间是每年6月,公司会根据数据推演其生长情况,做到“何时修剪、何时出售”心中有数。
  容器苗是荷兰苗木主流产品,所参观的三四家容器苗企业产品定位都不一样,分工精准细致,有的做盆栽型绿植花卉,有的做灌木、乔木容器化改造,市场脉络清晰。容器苗一般1到2年出圃,否则就会换大盆或销毁。不过这种情况在荷兰极少发生,当地从业者似乎对每年的订单量都胸有成竹。
市场
  不仅是容器苗企业如此,荷兰苗企普遍对终端市场有理性的风险评估,在市场中衡量自己的位置。回溯整个荷兰苗木业成长史,几乎未曾经历过市场“鸡犬升天”或“龙柏烤狗肉”的大起大落。
  二战后的50年代至8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荷兰迎来大规模国土绿化时期,苗圃趁势崛起。时至今日,欧洲国家普遍度过了快速发展阶段,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荷兰是欧洲强国之一,城市建设、林业绿化已趋于稳定,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波动不大。
  拉动荷兰苗木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家庭消费、市政消费、商业及地产消费,比例大致为5:3:2。在占比最大的个人消费市场,布局完善的花园中心给苗木销售、流通提供了绝佳环境,给市场吃了定心丸。而另外两方面,也有整个欧洲大陆提供饭碗,需求稳定。
  平稳的大环境给行业匀速成长提供了条件,在荷兰3200家苗圃中,家族企业占大头,许多苗圃的接力棒已传到了第二、三代手中,各苗圃在市场中已占有一席之地,累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对市场有很强的预见性。荷兰TOP TREE MANAGEMENT公司总经理Kees说,荷兰苗圃没有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也不容易出现“押宝”一两个品种的行为,产品发展比较均衡。
  均衡指的是品种、树种种类的横向均衡,而不是产业链各节点的布局。一般情况下,当地企业很少在产业链纵向上下太多功夫、死磕一个品种或树种。他们通常选择主攻某一类产品的定制化生产。比如做容器苗改造的企业,很少染指小苗生产或是地栽大树。在行业格局上,大家形成了默契的分工合作,环环相扣筑成产业链。
分析
  多位从业者分析认为,这是荷兰苗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苗木商品性的结果。举个例子:在企业定位时,“专业生产某一树种”与“专业生产半成品苗”后者赢面显然更大,因为市场不一定要某一树种,但一定会要半成品苗,思考维度不一样,市场定位就出现了分化。从当地从业者的行业价值观来看,苗木作为商品,关键在于流通获得价值兑现,而押宝一个品种容易造成热点品种撞车。
  这点与国内苗木业有所差异。相对而言,荷兰苗木商品化的思路让企业更主动,能精准把握客户群体,增加产品的流动型,缩短苗圃资产兑现周期。往细节上考虑,产品类型的一致性高,有助于企业配备统一的机械、设施、技术员、销售团队等,节约成本。
  对整体市场来说,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缩短了各环节参与者库存积压时间,虽然会分解某一暴利产品的利润,但同时也缓冲了行业下行带来的压力,降低某一树种集中上量出现“挤兑风波”的概率。
  一言以蔽之,长期的市场进化、文化及商业认识不同等诸多原因,塑造了荷兰苗木业的当前雏形。破茧而出的荷兰苗木业已淡化了对政策荷尔蒙的依赖,有效抑制了从业者追求暴利的冲动,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运作机制。如同城市建设一样,荷兰苗木业已完成了前一阶段从0到1的塑造。
 荷兰苗圃发达的标准化、机械化、容器化、信息化、专业化等,让国内同行殷羡,长期来,这些“某某化”受到国内行业大举推崇,尤其是行业膨胀加速的这些年热度空前。可惜“只听楼梯响,没见人下来”,全面提档升级举步维艰,只有少数几家标杆型企业砥砺前行。
  不过,参照荷兰苗木业发展时间轴,其行业分化、企业定型、容器苗流行、专业化提升等基本都出现在行业成长25年至30年左右。不得不说,这一节点与当下国内所经历的转型升级时期相契合。在当时,荷兰苗木企业必然也曾经历过不安与迷茫,这种眼前的雾霾感或许与当前国内情况雷同,尤其是沿海发达省份。
  从时间上对照,当前国内苗木产业从0到1的塑形或许刚到半程。别国的前车之鉴对国内从业者将有所触动,主动加速后半程推进。但不同于荷兰的是,我国各区域发展不均,国家宏观调控常常能力挽狂澜、雪中送炭,行业资产可通过流动性配置套取政策红利,找到生存夹缝。
荷兰苗企初步塑形完成,欧洲市场也趋于饱和平稳,因此当地苗企普遍有较强欲望打开外围市场,完成苗木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在此次布局中,中国市场诱惑力很大。可不同于欣欣向荣的互访活动,双边常态化的切实苗木贸易比例并不大。
  原因也不复杂。荷兰产品质量高,成本也高,再加上运输、入关、驯化等叠加成本,其苗木产品售价之于我国工程溢价过高,优势不大。国内从业者趋之若鹜的是新品种引进,不过这受到国内新品种保护意识薄弱的掣肘,同时,当前国内苗木市场下行,巨量资金对新品种青眼有加的时期已经过去。
 这几年,中外合资、国外独资、技术性入股等模式推陈出新。从合作模式分类,无非是产品型合作与技术型合作两种,不过在投资主体、股权分配上更具有多元化。在荷兰苗圃采访时,一些企业也表达了多模式合作的可能性,向中国企业抛了橄榄枝。
客观分析,依照当前两国的社会背景、行业发展水平,荷兰苗木之于中国,产品输出型合作空间有限;技术型输出型合作有可探讨空间,关键在于双方议价的结果。
不过,也有国内业者提出了反向思维,向荷兰输出低成本、高价值的苗木产品。其中有以下两种思路:一是特色苗木,比如在荷兰适种的国内、亚洲植物;二是荷兰苗木产业链上的缺口,比如当地还依赖人工过高的嫁接苗。
无论如何,中荷苗木合作的大戏还在酝酿,双边产业合作的塑形还未结束,国际化苗木市场明天会“翻谁的牌”还需等待,也需要从业者带着走出去的态度布局。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