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的苗木产品类型各不相同,因此提升品质关注的点也不一样。
例如,生产造型苗的人就要在修剪上下功夫,下本钱,要请最有经验的技师,用最好的工 具,这样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对于培育小苗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成苗率以及苗木根系健壮与否,所以做得好的人不会在乎基质、加温控湿、肥水供应上的投入;
做大树的人,最关心的是成活率,因此在断根、打土球、喷抗蒸腾剂等方面不能吝惜……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因素不用考虑,而是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比例相对较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把80%的资源放在重要的两个点上,剩下20%的资源分配给其他相对不重要的八个点上。
结合苗木生产,延伸内容为:
---二八管理定律
领导者主要抓好20%的少数骨干管理,带动其他80%的多数员工。
---二八定位定律
公司抓住苗圃中20%的拳头产品作为宣传重点,带动另外80%的产品销售。
---二八行销定律
经营者主要抓住20%的重点客户,会得到80%的销售额。
---二八利润定律
经营者主要抓住20%的重点产品利润,会得到80%的利润。
事实上,靠二八法则提升产品品质的方法,曾于1950年至1990年间让我们的日用商品发生过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1950 年代,经济领域还没有“质量控制”这个说法,人们认为控制质量无非就是要对所有生产环节严格把关。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行的。
一个生于美国的罗马尼亚人 ——约瑟夫·朱兰(Joseph Moses Juran)认为,产品质量的损失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所有生产环节中,绝大多数质量损失都是由于少数几个最常见的错误造成的。而这种思想得到了质量控制统计学家爱德华·德明(W Edwards Deming)的支持。
朱兰于1951年出版了著名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Quality Control Handbook),他说质量控制的办法在于把所有导致质量损失的问题排序,造成最多问题的错误排在最前面,然后你就会发现只要你改正前面20%的错误,就能解决80%的问题。
遗憾的是,当时美国质量控制的主流思想是从产品的第一步就开始强调质量,对所有过程严格把关。朱兰和德明的理论在美国没有得到认同。
可是日本人却接受了这个观点,朱兰和德明被邀请到日本讲学,并一直留在日本。60多年前的日本制造业名声比今天中国的山寨品还差,他们的产品被认为是低劣的仿制品。
朱兰和德明的思想使日本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直到现在,日本产品的质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其汽车、摩托车、复印机等产品强烈地冲击了美国市场。
如今,我国的苗木业已进入到越来越强调品质的时代,几乎所有从业者都看到了苗木质量的重要性。
大家都想着如何提高产品品质,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如果为了提高品质而投入过多成本,或者说在达到相同品质的前提下,你的成本比别人高,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输了。
“二八法则”或许是苗木业者需要认真研究的一种策略。
文章来源于中国花卉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