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3年是最近一次苗木高峰期,特点是面积成倍增加,树种从乔木到灌木全面开花,能开发的树种得到空前发展,公司、合作社、苗农齐头并进,小苗多,结构性过剩。
再向前推的高峰期是1997年至2000年,这次高峰是以杂交杨为首引起的全民育苗,育苗群体中公司少农户多,杨树苗多。2001年至2002年成为由杨树引发的低潮期,直到2007年才开始复苏。
1984年到1998年平原大造林营建农田林网,则是由政府引导的育苗小高潮。纵观我国苗木发展过程,基本是十年左右一次高峰,随之进入低潮期,停滞期、复苏期。
低潮期的特点
2015年苗木低潮期拉开大幕,2016年、2017年苗木市场将在“大乱”中度过,但每年特点各不相同,2018年、2019年将是行业的停滞期,也是新发展点孕育期,2020年开始缓慢复苏。
苗木低潮是苗木生产过剩引起的,这不仅是本行业特点决定的,而且也受制于社会发展因素。苗木行业自己解决不了自身问题,必须消耗掉过剩产品,才能在新常态下发展。它也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之所以处于低谷,是因为其发展己超过了社会需要。看看来自各地的统计数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几个省的苗木保有量不超出自己的用苗量?尤其是小苗保有量更大,如果全国小苗全部培养成商品,按照国家绿化规划多少年能栽完?
2016年尽管苗木价格下滑,销量减少,大部分老苗圃因前几年的收入底子还可支撑运转。一些新建苗圃因无法承受巨额的苗圃运转费用,在媒体信息上开始出现给钱就卖的抛苗广告。在行业内,有的苗圃压缩面积,有的干脆就直接放弃。但大部分经营者仍处于观望状态,期待下一年好转!观望就是2017年市场的态势。
期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2017年苗木市场将以“乱”为主。在大的经济环境下,其他行业都不景气,势必给苗木业带来更大压力。“美丽中国”建设和近期出台的方向性政策都利好我们的行业,但具体落实还有相当长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些乱象首先表现在采购供应渠道乱,采购商为降低成本,大部分变经纪人供应为直接采购;掌握订单的经纪人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寻找低价苗木;其次是种植者心情乱,由于供求体系的“乱”让种植者对未来更加悲观,抛苗的跟风现象将加剧而变为普遍现象。三是弃圃事件将大量发生,表现为大的苗圃压缩面积,小苗圃经营者无资金运转直接弃苗改种其他作物或弃圃,这部分人也是在苗木低潮中最先完全放弃苗木种植的人群。
2017年还将继续这一“乱”象,但不同的是抛苗对象不同,个体种植者少了,参与进来的是苗木合作社、中大型公司,表现为种植面积大量压缩,苗木数量锐减,直接抛弃苗圃的现象将时常发生。迫于租地资金和劳务成本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停滞期与未来的希望
经过上述两年的“乱”象,2018年和2019年应该是育苗面积和苗木数量变化不大的年份,但前提是育苗面积和苗木保有量是否回归到2008年的水平。2018年至2019年应该是苗木行业发展的停滞期和新发展点孕育期,这一时期表现为:一是育苗面积不会有大变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新育苗者出现。
二是品牌、特色苗圃壮大:一些有品牌和特色的苗圃会得到巩固,他们会完善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行业主力军。
三是苗木经营渠道的变革,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更加科学,先进的科技平台为此奠定了基础,苗木营销将由经纪人转为直购直销的方式,如远程视频将成为一种主要手段。
四是行业内分工将出现,苗木生产将会出现分工专业化,每个苗木培育阶段都有专业从业者,苗木大小将有“固定”规格,每个品种的规格将会统一化、代码化。
五是苗圃机械化成为现实,苗木种植机械将得到应用,这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标准化苗木必须采用的手段。
六是功能性品种将得到重点开发,会占据大部分市场,无论是苗木还是花卉,这都是一个重要方向。
七是树种将是造林品种的良种化,新品种什么时间都是发展的潜力股,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因为新品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停滞与发展是相对的,停滞中为生存而创新成为新起点,在这样的孕育点诞生的企业,才符合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长久!2020年,苗木行业经过“三味真火”的历炼,在新的模式、新的创新下开始新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