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林木种苗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2020)》,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业界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落实《方案》任务,近日,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在济南召开了一届别开生面的会长扩大会议,邀请了全省林木种苗和园林绿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代表,就山东省种苗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上讨论的诸多内容,反映了包括山东在内,国内苗木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产业深入剖析:认清形势,挖掘问题,寻找出路
“山东苗木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请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主持人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会长姜岳忠一针见血,首先打开了与会者的话匣子。
当前,全省结构性余缺现在突出。其一,创新能力不强,新品种的研发能力较弱,新品种大部分是从国外或省外引进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与江浙相比,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二是散、乱、小等现象严重,苗木苗龄极不合理,三、四年生苗木占全省苗木产量的50%以上。三是树种结构不合理,如白蜡占18%,国槐16%,法桐10%,柳树8%,杨树7%,海棠7%,樱花5%等,7个树种占种植面积70%以上,造成区域性的苗木品种单调、标准较低、质量较差、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产业去库存的进程来看,已经过去三四年了,但库存仍然很大,整体供大于求,结构性余缺共存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潍坊市大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感受到苗木销售方面的压力,而且工程量也明显减少,已经在逐年减少苗圃面积,近几年每年淘汰100多亩地,转而用心培育精品苗。胜利油田胜大集团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增琦表示,行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暴利收益大,但后果也很严重,造成了后来的苗木过剩、价格暴跌,将行业利润控制在健康合理的空间内,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几年前的牛市是‘虚火’过旺。”光合文旅园林公司副总经理宋国防表示,当时当年生樱花竟然卖到18元至22元,市场太不正常,也导致了近几年的产业困境,企业能做的就是自救。政府政策对行业影响很大,从业者要时刻关注。“十三五”期间,PPP项目的落地会对行业将有大的促进;旅游经济占了国民经济的10%以上,向旅游产业转型成为亮点;各部委推出大力发展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将给相应的绿化生态项目带来机遇;住建部近期重点推出的特色小镇建设,也是产业重点发展之一;“一路一带”建设对抗性强的苗子需求量大,需求的苗木以中小规格为主。
容器苗发展:看上去“时髦”、超前,但现有市场需求不大
昌邑花木场场长朱绍远这一年来很忙碌,苗圃做了一系列大调整,把市场上过剩的、没有前景的苗子彻底淘汰了,转而加大容器苗的生产。“容器苗在行业里推了十来年时间,但从业者对它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朱绍远表示,容器苗得到足够重视,能倒逼苗木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推动网上销售。苗木电商在行业里推进不顺利,缺乏标准化是重要原因。去年秋季,朱绍远加大容器苗生产比重,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乔木装盆数4000多株,胸径3厘米至5厘米的乔木装盆数则超过4万株。
行业大环境不好,更衬托出精品苗的好行情。因为投入成本较高,生产者管理的也更加细致,容器苗品质相比常规苗木自然要高,也成为很多苗圃转型的方向之一。不过,容器苗也要找准生产定位。“可以发展,但要控制产量,定点营销。”宋国防认为,最好能做到订单营销。国内绿化市场以市政工程为代表的大绿化为主,容器苗成本高、运费也高,决定了用量不会过大,所以要避免以往某些品种行情好就一拥而上的局面出现。
互联网+苗木:忽悠多、陷阱多、烧钱多,未来发展避不开行业规范和标准化
苗木电商在行业里推广几年,行业规范、产品标准化问题一直是阻碍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威海奥孚苗木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认为,互联网+苗木发展不尽如人意,关键还是要抓落实、接地气。提升苗木品质应该被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创造有效供给,自然不愁销路。
前些日子,“奥孚公司的一批胸径15厘米的高干樱花卖到了云南昆明,甲方就是要找高干并且统一的苗子,每株苗子的运费1000多元,比苗木的直接成本还高。”董事长李元说,“这笔订单对于自己公司可能是件好事,但反思出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过去三年时间,济宁市李营镇苗木协会完成了17个树种的质量等级标准制定。“没有统一标准,谈不上电子交易。”协会会长李卫东表示,可以由省协会牵头,先把地方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逐渐增加影响力,甚至推广至外省市。惠民县苗木协会会长赵书祥也提出,不仅生产和质量标准,号苗、装车、运输等环节都应该有行业规范。
宋国防则表示,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由大企业制定标准,再由协会推广至全行业。《山东省草坪建植与养护规范》当时就是“光合园林”和几家企业共同制定后,由省建设厅后来以草案的方式发布,在省内全行业进行推广的。企业制定出接地气的标准,无论产业升级还是互联网+,都是向前迈了重要一步。
苗木生产质量:必须从“娃娃”抓起,做好基础工作
无论容器苗、标准化、互联网+还是整个苗木产业的现状,说到根本还是苗木质量。因此,选择良种以及提升种苗质量成为会上代表讨论的重点话题。“种苗质量不高,苗木就是先天不足。”山东世丰农业董事长钟飞表示,近几年来,行业里开始注重苗圃建设水平,基建、株行距等基础打得好,品种选择也用心,但对种苗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好种苗比好品种更难找”。因为种苗质量达不到要求,奥孚苗木公司自己动手从种苗开始生产。山东亚特园林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主打金银花和木瓜两个品种,也是从国内外搜集了众多品种,建成种质资源圃,又从中选育了新品种并生产种苗。
“在新西兰,种苗投入大于整费用。欧美等国在种苗的投入上比重也很大。”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邢世岩认为,国内也应该加大种苗科学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良种定向采种、定向培育、定向供应、定点销售。山东省现有种质资源调查完成不久,紫椴、青檀、胶东桦木、山东栒子等都是很好的乡土品种,从中选育良种并发展推广,也将对全省花木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力。
生产精品苗:不能盲目贪洋、追随,必须适合我国市场需要
有些苗圃场,不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把法桐、国槐、白蜡等树种的截干高度定到4-6米以上,这是不科学的。由于植物的趋光作用,树干定的过高了,主枝的营养能力不足,枝叶量减少,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时间久了营养不良,生长抑制;其次,这样的苗木用到城市绿化带后,树大招风,主要是干高,地下建筑垃圾多,根系又扎不下去,极容易倒伏,产生破坏作用。还有的苗圃把高大的乔木进行平茬,培育“丛生乔木”,这都是崇洋媚外、盲目追求精品、特色,定位不科学、不准确,没有把当前的市场需求放到应有位置。
“当下,绿化工程公司没饭吃、吃不饱的现象时有发生,低价中标、劣质苗的使用是常有的事,相应的精品苗,由于生产成本高、售价高、规格一致的数量少,故工程需求也少,因此,所谓‘精品苗’生产多了,卖给谁?”莱芜市格瑞园林绿化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苏丰忠如其说。
关于造型苗的生产,青岛市邵林苗圃总经理邵林深有体会:“我1998年开始做造型苗,原先效益比较好,逐渐发展壮大了,现在造型苗700亩,成型的3万多株,以前好卖,2012年后差了,客户少了,苗子价格降了,造型费却提升了。现在的造型人员也很难找,工资也高,年轻人做不了。从江苏沭阳找的造型师,一天的费用要300多元,我们自己培养的技工也要100多元每天。我这3万多株,修剪起来很麻烦,算了笔帐,每年的修剪费用就要300多万元,肥水啥的还不算。”邵林接着说,“所以,我的想法是:首先,减少造型数量,不能再多了。然后要降价销售,有些造型的,我甚至比不造型的价格还低。造型的‘毛坯’苗还有很多,以前是为了做后备的,现在也不想造型了,或者卖给别人去造型,也可以让外来人员过来,我帮你培训,你买我的‘毛坯’苗”。
光合文旅园林公司副总宋国防说:“我国的城乡绿化建设是大园林、大绿化,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并不是栽一棵树,就要求一棵精品苗,需要的是大面积、大数量的造绿。”那些适应能力强、具有一定观赏或经济价值、常用规格的常见乡土树种,仍然是当前市场需求的主流产品。
产业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树立信心、持续发展,定能赢得较大市场份额
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亓文辉指出:“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是造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都应引起足够重视。”亓文辉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尤其苗木花卉产业表现更为突出,大都停留在培育和观赏这个层面。要做好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就要拉长产业链,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做好栽培、加工、市场、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苗木花卉产业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发扬工匠精神,降低成本,生产精品苗木,拓宽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
与会专家一直认为,虽然当前苗木库存压力较大,但2020年前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苗木需求市场空间仍然很大。苗木生产企业要与全省林业发展规划和重点绿化项目加强衔接,以山东省实施的精准扶贫和退耕还林为重点,以京津冀大生态圈环境绿化、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为潜能,错开生产品种和生产年限,更多地增加乡土树种、特色树种、抗逆性树种生产,为绿满齐鲁、为我国生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山东省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