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国的苗市低谷已走过3年历程,不少人被迫出局,从事苗木行业的人,渴望2017年是一个温暖的年份,然而苗木库存仍处高位,苗木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因此,2017年将是苗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仍将是行业主旋律。有分析预计2017年我国绿化苗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50亿元。新常态下,苗木行业的经营者该怎么做?
减量提质,化解库存之急
全国绿化苗木种植面积约1150万亩,如此庞大的种植面积,生产出的苗木质量差异化明显,且同质化严重。生产出的大量苗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需难以平衡,存圃量过剩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当前形势,苗木从业者需转变苗木生产思路,在去库存的基础上,对苗木质量进行提档升级,避免跟风,对质量差、市场不认可、生产过剩的苗木品种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在苗市低谷期,各家苗企无非拼三样,价格、品种和质量,在同质化严重、价格低迷的当下,高质量高标准的苗木更易受到市场欢迎。苗木产品标准化,不光是产品质量的标准,未来还将包括产品的统一规格,如树高、冠幅、统一包装等标准。
多样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园林设计师在选择苗木品种时,变得非常被动,并非是想用哪种就能够采购到哪种,而是市场上有什么苗木就用什么,苗木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对路。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苗木从业者在苗木生产时应更为多样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如发展彩叶树种、特色乡土树种、草花地被类等,并且与园林设计单位、设计师加强沟通,随时把握动向。
我国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近2000万亩,为目前世界之最。但其中40多个品种占到总生产面积的60%以上,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苗木不符合市场需求,苗木生产多样化应受到从业者关注。
拓宽经销渠道,创新营销思路
当前低迷的市场形势,也不失为另一种挑战,优胜劣汰,好的苗木品种自然有销路。因此,苗木从业者应沉下气来,“苦练内功”,积极调整,严把标准关,培育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苗木品种,有好苗才不愁卖。
林下栽培大球盖菇,每亩地除去林木占地、管理作业道,实际种植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可实现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可创产值1.5万-2万元。林下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但需要一提的是,在套种期间,要搞好兼顾,既要考虑苗木的生长,也要考虑作物的生长,不能顾此失彼。
苗木从业者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和苗木更具竞争力,除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外,正确的经销渠道也是非常关键的。当下,苗木从业者应积极发挥网络和电子商务作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结合。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