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苗木种植面积2000万亩,产能过剩,去库存压力巨大。尤其是,在过去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国内经济运行很可能面临L型走势,期待此前市场需求火爆场面重现并不现实。
种什么都能卖、卖什么都能挣,这种市场格局已成为过去式,很可能一去不复返。怎么办?
苗木生产种植者不能主导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对改变供给也同样无能为力。面向未来市场,苗木种植者需要强化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意识。这是当天在论坛上发言的两位嘉宾的主要观点。
“在我们成都,有超过10万亩桂花,销售压力一直很大。但我觉得不是需求萎缩了,而是供给侧出了问题。桂花大苗可作为行道树使用,但成都桂花苗的分枝点基本上都是1.5米,而省住建厅出台的相关标准在2.2米以上,用不了。行道树用量巨大,但因为分枝点不够标准,一下堵死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入口。”四川省花卉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廷朴说。
朱廷朴是当天发言的另一位嘉宾。他说,不仅在成都,其实整个四川、广西的桂花,市场前景都不容乐观;同样,华北的速生白蜡、法桐、金叶榆等主流品种,存量也都很大。“这些品种,都是好品种,市场前景却不一定好。”
问题出在供给侧。以法桐为例,吴世光提到了一个畅销不衰的种植案例,足以令人深思。
“这家种植企业的法桐,分枝点为5米。相同规格的苗子,别人只能卖500元,他能卖到1200-1300元。区别不止于此,还有一点,别人500元的苗不一定卖得掉,他的苗贵了一倍多,你还不一定买得到。因为太抢手,市场上紧缺啊!”
看出来了吧,的确不是需求有问题,而是供给有问题。
“到底什么工程需要这种分枝点为5米的法桐?”吴世光说,“大型广场绿化建设就急需,特别适合栽种,只是市场上这种苗比较难找。”
据介绍,这家企业还别出心裁,准备开发分枝点为7米的法桐产品。“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毕竟5米已够高了,一般特殊景观营造都能满足要求。”吴世光说。
在与记者的私下交流中,吴世光强调,现在苗木供给侧改革太紧迫了。比如,榉树很常见,以其优异性能深受种植者、设计师喜爱,目前市场存量也很大。
“不过,很少有人想到,这种高大乔木还可以有其他表现、特殊用途,比如屋顶绿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已开发出一种矮化榉树,树高不过1米左右。良好的抗性、刚毅的树形,种在屋顶也不惧大风,这不是上佳选择吗?”
的确,有好苗,一定会畅销。当前那些砍了当柴火的苗子,基本上也都是小苗、大路货、跟风种植长起来的。由此看来,对当前苗木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专家们强烈呼吁,苗木生产种植者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大规格、树形美、造型独特、品种珍稀、观赏性强等理念。在我们身边,类似的成功案例其实并不少。
四川某农林科技公司董事长,10多年前,成都及周边地区桂花小苗泛滥成灾,不少跟风种植者开始砍苗。此时,出于本能、对砍苗深感痛心的该董事长决定挽救一批小苗。
一角钱一棵,他收集了数十万株桂花小苗。也没那么多地儿栽种,就几十棵一束,种在地里,像丛生苗一样。
10多年后,这批小苗经过精心修剪,长成了大型桂花球,一棵就有5米多高,深受欢迎。尤其是私人别墅、庭院开发商,对这种体量超大、气势恢宏、形状优美的产品格外青睐。采购时,甚至都不问价格,只问数量,“能卖我多少棵”?
目前,这种桂花产品的价格已从最初两三千元,一路上涨到五六千元。“存量不如以前多了,有点稀缺,再说喜欢的人又多。”2016年夏天,记者再次来到基地采访时,该董事长笑着说,好像不涨价都不行。
在苗市哀鸿遍野的当下,居然还有这种事?算不算业内奇葩呢?
其实,品种还是那个品种,只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在价值便得到极大提升。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所以,种植者的确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好好想想供给侧改革的事儿,而不是仅在嘴上说说。在嵊州的论坛上,吴世光还提到了一个词,给记者印象极深。这就是:窄冠苗。
以往,我们最喜欢谈“冠大荫浓”,却极少想过“身材”修长、苗条的窄冠苗。如果是开阔、宽敞的主干道,或者是视野开阔的绿地、公园,冠大荫浓的乔木固然适用。但是,如果空间不那么大、甚至有些逼仄,比如旧街巷、老胡同等,也希望能够增添浓郁的绿色气息,又该如何?这个时候,窄冠苗就可大显身手了。
不同于“冠大荫浓”,窄冠苗一致性极高,直冲云霄,气势非凡。如果成排成行种植,那种犹如受阅列兵的阵势,具有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况且,窄冠苗还不遮挡视线,种植成景后,行走其间可轻松地一览无余。与遮天蔽日的树冠相比,这应该也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景观体验。“窄冠树还节省空间,无论是基地种植、长途运输,还是实景应用,都能极大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对生产种植者而言,收益当然也更高。”吴世光说。
同样,在普通追求直立性的大环境中,垂枝樱、垂枝紫荆等别具一格的品种,是不是也值得用心关注?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在记者看来,种什么、怎么种,这的确是苗木生产种植者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毕竟,面对苗市低迷行情,我们都必须清楚一点:作为生产种植者,我们也许不能主导需求,但完全可以改变供给!(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