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经营性苗圃出现
园林绿化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有明确的主攻方向,更多的企业逐渐拨离自己的业务,小公司大业务成为更多选择,大而全不如小而精,更多是作减法。国家加大对规模化苗圃的扶持力度,从地价补贴到节水灌溉,会有全面提升。单块5000亩以上规模化苗圃逐渐出现,机械化、智能化、物联网会在经营性苗圃得到广泛应用,投入产出比显而易见,我国更多的园林绿化企业走出国门。
二、分工越来越细,行业内新的职业出现
传统行业升级换代,必将对产业链进行重构和再生。在重构过程中,以施工为主体的"八大员"认定,逐渐向上游延伸,出现评估师,物流专员,交易专员等新型职业。大大提高苗木交易的标准化,苗易苗成为可能,苗木资产在银行信贷中更加便捷。
三、苗木电商、共享养护、绿植租摆独角兽出现
信息化、互联网高度与本行业融合,在企业管理,行业应用等方面,会出现让人尖叫的产品。农民工红利消失,培训产业逐渐形成,兼职养护成为热门职业。人与自然交流的窗口打开,植物成为人与人互动的新介质。共享经济在本行业生根发芽,设备共享,技能共享,人才共享越来成为行业共识。绿植租赁不仅仅是写字楼的独享,逐渐进入家庭。专业的苗木物流公司出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移动花海为公园、景区带来新的增长点,花海一体化解决方案得到广泛应用。
四、种苗标准化程度提高,交易结算平台出现
国家加大苗木免税的范围和力度,逐步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一般合作社苗木免税额可达2000万以上,为"成本法"抵扣之后的园林绿化企业大规模苗木集采提供了法律依据,政策优势。确保企业做到合同、资金、发票、物流和信息的五流合一。企业现金采购成为历史,开放平台集采、结算、数据分析成为首选,种苗交易结算更加集中。
五、取消企业资质,社会化专业评级认证机构出现
国家进一步简政放权,园林绿化资质最终取消,企业竞标门槛不降反增。需要企业更长时间积累,更透明的业绩来提高评标分值。社会化评级机构出现,类似券商评估待上市公司一样,对一个企业的评级更加严格,评级机构的资质更加来之不易,评级的方法、指标和数据更加科学。
市场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企业是市场中活跃的因素。最敏感,最执行,最坚定的企业终会脱颖而出,未来机会越来越少,不需要情怀,更需要内功,不需要炒作,更需要专注。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