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凭种地”的创业者
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许多大棚基地迎来过两个“来看地的小姑娘”。“这一片地盐碱化比较高”“这里的灌溉水源不够足”“这片大棚离公路有点远,交通不方便”,各大棚的负责人并不清楚这两个20多岁的小姑娘想找一块什么样的地,但他们看得出来,“她们很懂农业,对土地的要求很高”。
这两个姑娘就是李艳、李娜姐妹,那时她们正准备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找一片合适的大棚基地种植鲜花。
姐妹俩常笑称自己是“花二代”。“我爸爸17岁从老家来呼和浩特,就开始做鲜花生意,开过花店,也种过几个大棚,我和我姐从小是在花棚里长大的。”李娜说道。
受父亲的影响,姐妹俩在201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工作是继承父亲的花卉生意,她们抱着“带着学到的新技术帮老爸老妈种花”的想法,回到当了20年花农的父母身旁。
这对从小在花棚里长大的姐妹,对花卉经营有着与父辈们不一样的想法。她们发现,本地成规模的花卉供应尚处空白,而从外地空运鲜花价高易损。抓住这个商机,李娜姐妹不再安于像父辈一样做一名普通的花卉商人,她们想从源头上参与到花卉生产和交易中来,在当地建立大规模花卉种植基地。
创业路上的首要难题是土地。寻找一片土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土地建设花卉大棚是根基。2013年年底,跑遍了整个城郊的她们,选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罗家营村,在这里租下了152个大棚。2014年4月,李娜姐妹成立了蒙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她们是懂技术的新一代花农,更是农业创业者。
罗家营村的土壤适合花卉种植,村子邻近机场高速,往返市区运输十分方便。而且当时村里已有100多个大棚具备雏形,稍微整修一下就能直接使用。
环境优势、交通优势、成本优势,在这些优势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蒙兰公司,这个问题也出现在每个公司发展的最初阶段,那就是薄弱的资金链。
李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大棚的年租金是6000元,一年的租金有90万元,请工人和技术员的工资一年接近200万元,再加上种苗、化肥、农药的钱,蒙兰公司在2014年总共投入了400万元,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回本盈利。
农业创业前期投入大、收益缓,在蒙兰公司成立之初,资金投入就像无底洞,投钱完善硬件设施,但迟迟不见收益,资金坎横亘在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
面对创业初始阶段的压力,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无息贷款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她们又在赛罕区蔬菜局的帮助下,于2016年以实际产业为抵押,贷款100万元,为公司发展注入了一汪活水。
农业科技化下的成本管控
大棚气流循环系统、吸热均施肥一体系统、双层腹膜、滴灌设施……蒙兰农业公司的大棚内随处可见充满科技感的小设备。
蒙兰公司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怎样让花“长得更舒服”,在这个过程中试验了许多优化花卉生长环境的发明。
呼和浩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大棚无法起膜通风,而长期通风不足花卉势必生菌。蒙兰公司刚成立的那年冬天,种植的玫瑰、非洲菊、雏菊等花卉,因为棚内空气流动不畅而大面积生病。为了帮助花卉顺利过冬,李娜发明了大棚气流循环系统,通过大功率气流输送机,引棚外新鲜空气入棚,补充植物冠层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在改善了植物生长环境的同时,替代了造价昂贵的同种功能设施,这项发明也在2016年夏天成功申请了专利。
农业创业,听上去虽然是传统领域,但科技含量却一点都不低。现代农业不再是粗放经营,现代化与科技化已经成为主流。科技助农,才能降成本、增规模、创效益。“面朝黄土闷头干”的时代已经过去,靠科技种地才能有收获。农业与科技如鸟之两翼,帮助蒙兰公司展翅翱翔。
在没有普及滴灌设备前,花农手拿水管浇花,一名花农一天只能浇一个大棚,用上滴灌设备后,一名花农可以同时给三四个大棚浇水,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传统大棚种花,运用滑轮拉绳法给大棚通风,费时费力。蒙兰公司对风口改造,首创双层覆膜法,减少了因防风口漏雨水而造成植物坏死的损失。此项改造后,每棚的人力成本可下降3000元,材料成本下降100元。
2015年的一天,李娜的一位顾客在看到花卉基地里的各种农业小发明后,问李娜姐妹:“你们这么懂技术,为什么不申请做科技特派员?”这让一直埋首大棚的李娜姐妹,第一次开始思索如何用更专业系统的方式辅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她们的视线离开了自家的152个大棚,投向国家的各项兴农助农政策。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业态的迭代升级,也体现在农业观念的现代化,农业不再只属于在田里劳动的人,有许多人以新身份进入到农业领域,比如农业科技特派员。李娜了解到,农业技术工作者可以申报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分为科技创业型和技术服务型两类。针对自己农业创业公司的需求,她和姐姐李艳申报了花卉科技特派员。在通过考试后,2016年姐妹俩正式成为蒙兰公司的科技特派员。
成为科技特派员的李娜和李艳开始定期接受专业培训。“2016年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关于绿色防控的培训,原来花果蔬菜可以不打农药,通过生物的方法,比如雄蜂授粉、捕食螨,来预防病虫害,这种方法令我们耳目一新,准备在棚内尝试。”李娜说道。
农业像一张大网,由于土地间很少有阻隔,虫患灾病常常连片发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也随辐射网范围的扩大而增强。在成为科技特派员后,李艳和李娜对于农业的认识更具全局性,开始用更科学系统的方式评估种植收益,努力把公司的发展嵌入到地区农业发展的大网中,达到双向促进。
创业的过程中,蒙兰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支撑农业。2016年底,蒙兰公司旗下的蒙兰花果山采摘园入选科技部第一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名单,成为内蒙古21家入选基地之一。星创天地为蒙兰公司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政策支持和指导下,降低了创业门槛和风险。
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便利之外,星创天地还为蒙兰公司带来了一个隐形福利——知名度提高了。“通过参加星创天地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公司,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我们的花果山采摘园。”李娜介绍道。
休闲农业产业链化身企业“活广告”
如何吸引顾客?三年前蒙兰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李娜姐妹常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容纳源源不断的顾客?如何发展更多的回头客?这是她们现在思考的问题。
扩大大棚规模,成立公司进行规范经营,延伸产业链,创业之初,姐妹俩曾有这样的发展规划。在完成了第一步与第二步之后,她们现在的着力点集中于扩大经营种类、延伸产业链。
蒙兰公司的152个大棚中,有60多种花卉,其它的种植蔬菜、果树。除了花卉销售,瓜果采摘也是公司主要的业务领域,而蔬菜种植则是为了轮作改良土壤。
春节期间,公司每天售出1000支非洲菊,年前销售了1万盆仙客来。情人节临近的几天,每天玫瑰的销量约2000支。由于玫瑰花比昆明空运的每支便宜3元,早在情人节前一周,公司的花就被各处客商预订一空。
通过种植花卉瓜果,蒙兰公司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源头,通过采摘业务,又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不再是单纯的供应商,将花果全部送到花店超市出售,而是直接和终端顾客对接,邀请顾客自行到采摘园采摘。
油桃、草莓、西瓜、樱桃,甚至白玉苦瓜,蒙兰花果山采摘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瓜果供采摘。采摘园还和中小学、公司合作,接待集体的踏青郊游活动。2月14日,记者在采摘园碰到了一对刚刚摘完草莓的夫妻,他们说过年期间就想来摘草莓,但被告知草莓在年前已经被摘光了,要等一段时间长出来后才能开放采摘。“为了能摘到草莓,多等几天我们也愿意,周边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采摘园。”
“周边少有”“本地最大”,蒙兰公司总是尝试在空白领域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2017年,公司将试水生态餐厅,尝试“农业+休闲”的模式。
采摘园距离市区有40分钟车程,顾客在到园采摘后,无法在周边就餐,吃饭休息只能回到市区,费时又费力。为了满足顾客的餐饮需求,公司准备在园内建设一座生态餐厅。
采摘园邻近大青山、圣水梁等旅游景点,预计生态餐厅建成后,还可以吸引前往周边旅游景点的顾客。未来,蒙兰公司计划将采摘园同周边景点相融合,打造一条城郊自然休闲旅游线路。
据李娜介绍,规划建设的生态餐厅占地600平方米,能容纳300人同时就餐。餐厅的设计将以田园牧歌风格为主,“餐厅就建在大棚边上,仿造大棚的造型,里面铺满植物,顾客摘下的瓜果可以直接加工送上餐桌,全面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感。”
独致富不如众致富的经营模式
通过农业创业获利的,不只有蒙兰公司,还有罗家营村的村民们。村民们可以在采摘园打工,基地雇用了20名一年期的长期工和40名夏季短期工,每天70元的工资对村民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如果家里有大棚的,还可以将大棚承包给蒙兰公司,一个大棚每年能分红6000元。
除了由公司直接经营152个花果大棚外,蒙兰公司还尝试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公司鼓励村民在自家的大棚种植鲜花,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并对花卉进行统一的收购销售,以此践行着星创天地在农业创新创业过程中“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百姓”的使命。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运用,是主观的选择,也有客观的必然。公司想要扩大规模,但采摘园周边的土地有限,一时也没有找到其它合适的地方。号召周边村民利用自家分散的大棚经营种花,并由公司统一管理,既扩大了规模,又降低了成本。这样一来,周边农民除了依靠劳动力和大棚土地参与分红,还能依靠鲜花产品参与分红。
模式已经具备,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有障碍。因为农业的收益回报比较慢,初期需要大量投资,但回报是在一季一季的花果成熟之时慢慢积累的,村民们短时间看不到用自家大棚种花的收益,对蒙兰公司提出的这种经营模式还处于观望状态。
对此,李娜表示:“蒙兰公司也是在成立三年后才逐渐收支平衡的,希望通过公司实际的发展情况打消大家的疑虑,让大家看到农业创业虽然收益慢,却是一个收益持久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