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植
苗木补植是春季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做好绿地苗木的补植工作,对绿化带内越冬期间死亡的苗木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行补植、更换,并及时浇透水,确保新栽苗木的成活率。二是要做好良种苗木的更新,绿化良种苗木是提高绿地景观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一些生长不良的树种已不能适应绿地需要,必须及时更换良种。
2.浇水
春季浇水至关重要,笔者经实践认为秋植的苗木在春天浇二到三次水最好。第一次是早春浇返青水,因早春地温回升快,苗木易萌芽,但此时气温极不稳定,萌动的芽易遭受春寒冻伤,此时(3月初)浇水可有效降低地温,延迟芽萌动,避免其遭到冻害;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生长水,此时浇水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是5月中下旬,可视土壤墒情及天气状况来确定是否浇,这次浇水不必太多,以浇透土表而无积水为宜,目的是缓和春早,进一步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
3.施肥
土肥水管理是苗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春季干旱,气温上升,水分蒸发量大,一定要做好土壤的管理,一般要采用中耕等措施松动苗木表层土,增加通透性,防止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追肥浇水能够满足苗木萌芽、展叶、开花等生理活动的需要。各绿化区域都要浇一次返青水,根据植物生长特点,结合浇水适量施肥。土壤解冻后,应追施速效氦磷钾肥,并增施有机肥。施肥时不能一混而施,应根据苗木长势的好坏和树龄大小区别对待。长势好的多施,树龄大的多施,反之少施,以免适得其反。建议施肥要在距树干20厘米至25厘米之间处进行,注意均匀施肥。施肥后及时灌水,提高肥料利用率。花灌木春季萌动期,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枝干喷一两次花木先锋,可使花期一致,花朵肥大,提高苗木观赏性。
春天是植株旺盛生长期,施肥能及时供给植株需要的养分。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这样既可使植株枝叶繁茂,还利于生根。在施用化肥的同时,还可施一些腐熟的圈肥,但不宜填埋过深。随着技术的开发,可以埋施微生物菌肥,这样不仅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还可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植株全面吸收养分。对长势较差的苗木,还可对其叶面喷施肥料,一般多采用浓度为0.5%的尿素。喷施时间在清晨最好,每两周喷一次,连续喷施三次即可见效。
4.拆除防寒设施
拆除防寒设施应区别对待。对于较耐寒而采用了根部埋土措施的苗木,可于早春浇冻水时将士挖开;树体缠草绳的苗木可待萌芽时去除(如革绳间距较大可不拆,继续保留);覆膜的花灌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拆除薄膜,可于早春在南侧打孔,此后每周增加打孔数量,4月初将薄膜全部拆除。春季应及时加固防风支架,挡风障可于春末季风停止后拆除,支撑则可继续保留。
5.修剪
修剪应根据苗木的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地段、不同生态特性进行修剪,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确保树木、模纹造型在顺利生长的前提下剪出优美造型。冬季没有修剪完的绿地苗木可在春季进行花前复剪,进行树体结构调整。首先要剪除去年由于冻害造成的枯枝和干叶,再就是对部分过密的、影响过大的主枝、竞争枝、背上徒长枝进行抽除,打开光路,有利于提高内膛枝质量。对密挤枝、徒长枝、外围过大的枝多采取疏剪,有利于树施缓和,通风透光。对榆叶梅、碧桃、美人梅等春季开花的花灌木,抹除一些花芽是非常可行的。因为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而此时根系尚处于生长阶段,开花过多,不利于树体与根系的平衡,易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对于新建绿地的苗木特别是花灌木,枝条角度不开张,去年秋季没有拉枝开角的,于春季拉枝开角,幼树拉枝开角是幼树早期开花结果、提高观赏性的关键措施。
6.防止闷芽
闷芽是指苗木在应萌芽的时间没有萌芽,原因多是由秋季种植过深、地温低、根系生长缓慢而引起的。发生闷芽时,可将植株连根挖起,重新种植,种植深度以土层没过最表层根5厘米为宜。种植后土必须踏实,勿使其跑风漏气,之后视土壤的干湿程度浇水。
7.病虫害防治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观察、监测工作。结合各种病虫危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习性,科学制订防治方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理,保证绿地苗木的健康成长。春季要对绿地植物进行全面的病虫害检查,清除绿地内的立枯木和危害严重的苗木,挖除越冬虫蛹,发芽前刮除老粗皮。树体老粗皮是许多病菌、虫卵的越冬寄生地,要集中烧毁,可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和越冬病菌,减少病虫危害基数,可起到病虫防治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气温上升,要及时解除石榴、无花果等苗木上的防寒草把,并清除草把使之远离绿地。在苗木发芽前刮一遍老树皮,之后绿地苗木普喷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