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越来越重视,家庭花卉绿植种养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相关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种养技术和工作时间限制等多种原因,“养不活、养不美”一直困扰着人们。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智能化”与“懒汉型”产品及技术已不断开发应用到花卉产业中,智能化养护已成为家庭种植的趋势。
智能种植机在单片机、传感器的基础上,依靠移动互联网取得了网上植物数据库的强大支撑,能够对各种植物做到“对症下药”和实时控制,同时利用App实现用户与植物的密切互动。目前,国内外相关产品至少有30余种,根据互动程度大体可分为自动监测类和全自动种植类。虽然它们都是通过App与用户建立联系,但是服务方式各有不同,实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自动监测类产品如法国派诺特生产的Parrot pot、小米生态链企业北京花花草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花花草草等,主要将多个传感器集成于花盆内(或附着于花盆上),采集植物生长环境的各类数据并将数据传至云端,再将云端的分析结果(植物的生长状态)通过配套App反馈给消费者,提醒并辅导用户进行一些基本养护。但此类产品兼顾性较差,一个设备一次只能监测一类植物,且对植物病虫害状况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全自动种植产品提供了一个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各阶段生理需求的微环境,如国内海尔推出的“菜多多”智能家庭阳台种植机、加拿大Grobo等产品,它们无需人工干预就能使人们通过App密切关注植物生长状态,欣赏植物生长全过程。该类产品目前种植的植物种类及大小受到限制,倾向于家庭蔬菜种植,给消费者提供少量安全绿色的无公害蔬菜,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高端生活品质要求。
自动养花系统在花盆内预设了一个(或一组)传感器,以单片机为处理中心,对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等影响植物生长的生理数据分别设置相应的监测范围,当监测数据超出设置阈值时,系统可自动调整以控制植物的生长。
目前,此类系统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专利也较多,但主要应用于家庭蔬菜种植,普及率不高,并且存在设计方案较粗放、外观与家居环境不配套等问题,对植物生理较复杂的品种尚无针对性的调控。
针对智能花卉绿植种养的发展,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智能养花产品的硬件系统渐趋于完善,已悄然形成一条集“种子-培养基质-花卉幼苗-花盆-智能控制系统-互联网连接系统-App”的产业链,却仍然叫好不叫座。要想使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必须“内外兼修”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从较简单的产品入手,加快线下普及推广力度,做好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同时,实现智能硬件模块化生产、组合化应用,提高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使消费者能够按需购买、搭配使用,如用户可在花盆上按照个人需要实现不同功能的组合,既满足一部分人傻瓜式的种植需求,也照顾到了部分消费者想体验参与种植的乐趣。此外,注重配套组合盆栽与家居一体化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追求,适应不同家庭家装风格的装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