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正为绿萝浇水
近日,记者来到庐陵新区滨江街道友谊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花卉温室,只见花农正为绿萝上盆浇水,一排排翠绿的绿萝和“鸿运当头”花让基地生机盎然。友谊村将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积极发展园林花卉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基地,推动困难户到基地学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寻找合适发展机遇
记者在友谊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看到,温室大棚里摆满了观赏花卉,目光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排排的绿植盆郁郁葱葱,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煞是美丽。友谊村村支书彭方钟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村里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让村里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就业。友谊村有30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11家,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成为今年友谊村村委会考虑最多的事。“考虑到村里富余劳动力充足和花卉种植易上手的优势,我们引进了花卉种植大户,扶持成立了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将贫困户统一纳入扶持范围,采取政策一致、力度有别、确保增收、全部帮扶的原则实施精准帮扶。”彭方钟说,“不到半年,友谊村就成了‘花卉基地’”。
花卉产业发展如此迅速,与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引导不无关系。据彭方钟介绍,友谊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原为一处私营砖厂,1995年经村委会牵头,租用村民土地兴办,但因经营不善几经易主后关闭闲置。为全力以赴推进扶贫攻坚,在庐陵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友谊村充分整合利用资源,通过引进项目,并支持鼓励困难户入股经营,打造成现有的友谊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基地面积约30亩,修建了灌溉渠道、单体连栋大棚22个和仓储管理配套设施等,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
量身定制助力贫困户致富
把产业带动变为贫困户的现实收入,还离不开具体的帮扶措施。目前,基地设有多肉植物区、花卉转运区、花盆区、树桩盆景区、室内花卉区和观叶花卉区,主要经营花卉苗木及特色种植,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万元。看到了发展前景,村里还探索出“村两委统领、基地化运营、股权式分红、贫困户增收”的脱贫模式,即以村两委为主体,吸纳整合资金资源,提升改造硬件设施。同时,选择优质精品产业进入基地运营,实行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基地保底分红,从而促进贫困户学习技能,家门口就业并增加收入。
这一模式很快显示出优势。滨江街道确定了1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村里的11家贫困户,从宣传发动到技术服务,一包到底。为了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引进的花卉商免费为贫困户进行花卉知识培训,确保每户都学会。同时,组织贫困户在基地参加有偿劳动,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热情。彭方钟表示,这11家贫困户都入了5000元的股份,到年底还能拿分红。如果第二年不想再参股,便可退还入股本金。“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贫困户们感慨万千,“有人牵头领着我们走脱贫路,我们自己也要加把劲努力跟上”。
花卉商胡四海告诉记者,因基地花卉品种多,所以来购买、租花的客户也多,“不少县里的顾客会来基地选购花卉,月销量有30万元左右。”胡四海表示,只要基地有事需要人手,他第一时间联系村里的贫困户,特别是快过年时,贫困户们大都在花卉基地干活。“我之前在工地做小工,身体挺好的,还能做点重活。”68岁的村民胡奶奶高兴地说,“今年年初,基地需要人手时都会找我,每天有60元的收入,比在工地上做事轻松很多,生活还有了保障,而且就在家门口,特别方便”。
记者陈一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