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园林行业划分成4个时代:
资质时代(2003年前)
地产时代(2003-2009年)
市政时代(BT,2008-2014年)
资本时代(PPP,2014-)
01 、2003年前 资质时代
2003年之前,行业主要还是资质主导权,这个阶段资质还比较稀缺,谁拥有了资质,就拥有了主导权,业务主要在市政领域。
02 、2003年后 地产黄金十年
2003年后,房地产黄金十年开发爆发,开发商开始对小区环境打造变得格外重视,开始涌现出了棕榈、普邦这样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企业。
03 、2009年 市政时代 + 资本元年
即使到了2009年,园林行业还很小,甚至还不能称为行业,东方园林在2009年上市当年,营业收入5.8亿,这个收入,随便哪个地方建筑企业都是它的几十倍体量。但正是这个时候,地方市政和当初的开发商一样,发现环境打造对区域开发的重要性,以BT模式为主,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打造,这为行业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飞跃。同期有棕榈园林、普邦园林、铁汉生态开始上市,园林企业在资本市场受到了追捧。
到了2013年,地方市政债务收紧,园林公司也遭遇了现金流质疑的寒冬。
在2013年之前,园林行业一直处于同质化较为严重的竞争,业务主要集中在市政和房地产领域。大家做的事情差的不大,至少差异没有那么大,最多也就是同一层面下水平高低。
04 、2014年 PPP + 资本时代
2014年,随着43号文的推出,各地开始力推PPP模式,大家也从观望到踊跃投身其中。2014年拉开序幕,2015年探索,2016年开启了PPP的投资盛宴。
05 、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
2014年之前,园林生态企业都不算太大,都有饭吃,日子都还算好过。这样的背景下,要出现真正的创新和转型其实都比较难,2014年开始,延续多年的BT模式走到了尽头,传统模式竞争白热化,迫使一些压力企业开始寻求差异化,寻求精准定位自己。有的开始往大环境方向发展,有的向大生态发展,有的向更靠近消费者的一端发展。
差异化
有的在做大做强,有的独辟蹊径做差异化,有几种走法:
1、纵向产业链布局,做区域布局:近一年来,铁汉、美尚,都收购了不同区域的园林企业,接着很快会进入到后面的路径。
2、横向扩大业务链,做大生态环境运营商:东方园林连续收购了多家非传统园林类环境治理企业,普邦收购了一家固废处理企业,都是基于大环境的概念来做大,是不是能做强,有待时间检验。
3、走运营产品路线:棕榈定位于生态城镇综合运营商,把产品打造成IP,进行全国性的复制。岭南园林通过收购VR公司,进入VR类主题公园运营。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策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运营商,会是具备优势条件的园林类企业的最佳选择。
差异化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