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鄢陵,花木旅游融起来

   日期:2016-11-14     浏览:38    评论:0    
核心提示: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转型升级寻求突破  鄢陵,花木旅游融起来  本报记者 常 钦  不来鄢陵,你不知道花多;来到

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转型升级寻求突破

  鄢陵,花木旅游融起来

  本报记者 常 钦

  不来鄢陵,你不知道花多;来到鄢陵,你会发现花的节庆也很多。春天樱花节,夏天蟠桃采摘,秋天赏花,冬天蜡梅展等旅游活动,一年四季不停歇。“花木之乡”果然名不虚传。

  河南省鄢陵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场。经过几十年发展,鄢陵成了全国重要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全县花木种植面积60万亩,产值57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3以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花木价格走低,鄢陵花木也遭遇“寒冬”。加快转型升级,一二三产融合,鄢陵花木产业正在突围。

  “啥都在涨,可行情不涨。”花木价格下滑,花农咬牙渡难关

  走进鄢陵县大马镇新庄村,绿树成荫,各家门口密密麻麻栽满了树。

  “搁以前这都是宝贝,100多块钱一棵,现在不值钱,只能看了。”村民张克礼无奈地说,门口的树是样品,买家瞅准了,再去地里选。可如今,市场不景气,买花木的人少了,再卖不出去就不得不剃掉了。

  张克礼说,新庄村60户人,种植花木已有20多年。市场火的时候,一亩地能挣七八千元。可这几年价格降得厉害,“拿红叶李树来说,过去最高时一棵能卖30元,现在5元一棵也卖不出去。”

  “啥都在涨,可花木的行情不涨。”村民老赵叹了口气,现在一亩地一年租金已涨到1200元,种一亩花木收入才1000多元。他流转了30亩地,秋收后打算先退掉10亩。

  老张家现在还有20亩花木,种着月季、夹竹桃等十几个品种。“地该打理还得打理,盼市场好了能卖个好价钱。”花木不赚钱,最近他在工地上找了份活。在这个小村,目前有一半家庭开始外出打工了。

  小王庄村是柏梁镇花木专业村。眼下,70%的家庭都有花木积压。村民孙志豪2010年在县花木市场开了个店,“最火的一天卖了11万元,可现在20家卖花的只剩下6家了。”

  “连稻草钱都得精打细算。” 孙志豪说,绑土球的草绳35元一捆,一捆能打70多棵树,以前这钱是看不上眼的,现在快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花木卖不动,只能搞点其他的。孙志豪选择了坚守,在他的店里,石头、根雕、工艺品都摆在了货架子上。“市场肯定会淘汰一批坚持不住的,我相信以后机遇还是有的。”他说。

  “目前地租、人工、物流等成本不断攀升,花木销售收入难以维持,不少地区出现低价抛售、砍苗、弃地等现象。”中国花卉协会观赏苗木分会副秘书长吴世光分析,从供给端看,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全国苗木存圃量约600亿株,但年使用量只有250亿至300亿株。从需求端看,市场需求乏力。花木严重滞销,甚至有的跌破成本价。

  “把品种做精,才有出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拳头产品

  与传统花农不同,陈化店镇王岳北村的于发科算是“科班出身”。1983年,他从河南农技专科学校毕业,一株花木在他的手中,能摆弄成许多造型。

  1996年于发科回到家乡,流转了20亩地做起了花商,他说:“起初就是摆个型,一棵花木成本几十元,摆弄一下就能买二三百元。”

  但花艺造型容易被复制。2007年,于发科开始做起精品,他又流转了100多亩地,重点培育大规格树,将银杏、紫薇、蜡梅作为主打产品,结合造型技艺,成为当地花木企业的龙头。如今他发展了5个基地,年收入两三百万元。老于也面临难关:“库存量太大,我这满园花木得三五年才能卖完。”

  对于当前的市场,于发科有自己的看法:“前几年市场需求旺盛,70%的苗木去了供货商那里,这几年一下都进入了市场,供大于求是必然的。”他认为,目前城市、社区绿化的需求还在增加,把品种做精,才有出路。

  “产能过剩,跟苗木增速太快有关。” 景缘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董事长徐少峰分析,2012年前,鄢陵全县绿化园林公司不到200家,可到2015年有了1500家。过去市场对品种、质量要求不高,只要是树,能栽活就行。现在需求细化了,要想渡过难关,必须打造拳头产品。

  转型升级,鄢陵县着力打造樱花、海棠、蜡梅等6个特色花木,建设12个特色园、专类园。推动标准化种植,县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实施科技攻关,制定出蜡梅、紫薇等20多种花卉苗木的标准化规程,从播种、施肥、打药到灌溉、剪枝,实现全程标准化管理。其中蜡梅、桧柏等5项标准被确定为省级标准。

  为打响蜡梅品牌,徐少锋四处收集蜡梅品种,筹建鄢陵梅园。经过多年努力,园内各类蜡梅达3万余株,“虎蹄”“罄口”等数十个品种市场表现抢眼。“今后打算筹建蜡梅种质资源收集、观光旅游和切花生产基地,延伸蜡梅产业链,开发蜡梅切花、蜡梅茶、蜡梅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他说。

  吴世光分析,目前花木产业存在“三多三少”的结构性矛盾:灌木多、乔木少;小规格苗多,大规格苗少;常规劣质苗多,新优精品苗少。他预测,今后大卖场式的苗木买卖将让位于订单化生产、定向培育的花木产品。

  “以前卖花木,现在卖风景。”花木+旅游,游客涌进来

  依托花木营造的生态优势,鄢陵提出,从卖花木向卖景观、卖生态转变。

  “良好生态是鄢陵的王牌,我们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推动花木和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鄢陵县委书记宁伯伟说。

  结合花木特色资源,鄢陵开通郑州、洛阳等多地区旅游直通车,规划观光、休闲、养老等不同类别的精品旅游线路。

  “80后”苏文博在家门口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看到成片花海,我就想留在家门口工作。”大学毕业返乡,她如愿成为了五彩大地景区的一名“花导”。“项目区种有数十种花卉,每个品种都有150亩到500亩。花期从4月一直到10月,8、9月份更是全园盛开,色彩缤纷。”她给游客介绍。

  “营养液包围植物根部,就像泡了15分钟澡。”解说员小张成了建业绿色基地讲解员,走在基地智能联栋温室,阳光洒进来,空气流通,没有一点压抑的感觉。温室内目前培育着红掌、彩色木槿等10余个高端盆花和红掌切花品种。

  花木旅游成了新产业。今年1—8月,鄢陵县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十一”假期,全县主要酒店入住率平均达95%,各星级农家乐等特色饭店更是生意火爆。

  “来俺家住的特别多,一个节假日就能有万把块的收入。”柏梁镇大路王村村民吕卫国说。如今在全县,星级农家乐已经发展到58家,户年均收入在3.5万元以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