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来为防洪之需,将河道挖深挖阔,却要殃及旁边的植物,破坏环境和生态,这本是一道难解的现实难题。按照通常的做法,只需再对周边环境进行重新绿化即可,然而香港渠务署为了河道生态修复之需,竟斥资120万港元,花费近3年时间,邀得专家在锦田河、军地河及平原河推行水系生态修复,看起来仿佛有小题大做之嫌。
然而如今3年过去,一个风光秀美、生态宜人的河道生态呈现在人们眼前。即使连被喻为“传说中的萤火虫”的珍稀黄缘萤也再次重现香港,可谓是水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但为了这几十只萤火虫,专家们可没少下功夫。如为使军地河河道的水体流动起来,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专家们采取重堆石阵来创造不同流速的水道,从而有利于萤火虫的食粮螺生长。同时制造石罅让昆虫栖息,亦避免它们遭洪水或雨水冲走。据了解,将来还需需另种植芦苇,阻隔蝙蝠等捕猎者,并重置泥土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生态之点滴改善却需下真功夫、硬功夫,这种用心维护生态环境的做法令人敬佩,也值得内地学习借鉴。如果回溯到以前,这其实是香港政府惯常的做法。在不了解香港的内地人看来,香港确是一个外表流光溢彩的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的先进不光体现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业、服务业上,就连其自然保护事业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从数据上看,香港土地面积1078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人口密度5585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虽然香港人口稠密,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划为郊野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其中湿地面积占4%。如香港米埔湿地有超过300种候鸟在这里暂息觅食,不愧是“鸟类的天堂”。如香港虽地窄人稠,却有2500种原生植物等。这些除了与香港本身的地理条件有关外,还与香港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回顾香港环保历程,不仅先后制定了《水污染控制法》《水法》《空气污染控制法》《垃圾控制法》《噪音控制条例》等法规,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控制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近年来特区政府在不懈努力,设立24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地区、3个受限制地区、4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及研究各种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在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还设立70个“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这些措施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期待看到香港生态保护理念在内地也能够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