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今后我国将如何推进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

   日期:2016-09-18     浏览:116    评论:0    
核心提示:9月10日,为期10天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第六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美国夏威夷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及政府机构、非政
 9月10日,为期10天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第六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美国夏威夷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及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科研院所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处于十字路口的地球”的主题,倡导加强合作,共同实现维护全球自然生态健康的目标。
在大会上,中国政府派出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为团长,外交部、环保部、住建部、林业局等部门成员共同组成的代表团,全面参与了大会各项议程。
 
中国在自然保护、生态建设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成为全球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一大亮点。
  一是森林资源明显增长。我国大规模推进造林营林,每年造林规模保持在600万公顷以上、森林抚育700万公顷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国完成造林3000万公顷、森林抚育4086万公顷。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0.69亿公顷,居世界首位。我国森林的质量及生态功能明显提高。每公顷森林的蓄积量达到89.79立方米、年均生长量达到4.23立方米;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生态服务总价值12.68万亿元。
  二是湿地保护明显加强。一方面,湿地面积缩减趋势得到遏制。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8%。另一方面,湿地保护面积得到扩大。近10年全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593万公顷,湿地保护总面积达到2391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4.6%。再一方面,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恢复。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恢复湿地约10万公顷,对一批人为干扰较大、破碎化程度较高、受到严重威胁的重要湿地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三是沙化土地明显减少。自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连续3个监测周期“双缩减”,荒漠化和沙化的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效果明显”的良好态势。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分别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中度、重度、极重度3种类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以及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均有所减少。沙区植被状况和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区植被盖度由2004年的17.06%提高到了目前的18.33%。
  四是自然保护地规模明显扩大。我国加强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不断扩大自然保护地规模。这些自然保护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景观,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精华,在国家自然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全国现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29处、各级森林公园3234处、国际重要湿地49处、湿地公园1000多个,批准了55个国家沙漠公园开展试点建设,建立了66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五是重点保护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对大熊猫、朱鹮、野马、麋鹿、扬子鳄等20多种野生动物实施了放归自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总体上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实现了稳中有升。特别是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五大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大熊猫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1864只,野生朱鹮数量由1981年发现的7只发展到1000只左右,野生亚洲象增加到近300头。本届大会上,新发布的《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我国大熊猫和藏羚羊从濒危等级降至易危和近危等级,对我国切实加大濒危物种保护力度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我要强调指出的是,大熊猫种群实际上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绝不能放松、弱化保护工作,还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改善其栖息地生境,确保其种群安全。
六是基本形成了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战略机制。长期以来,我们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探索形成了推进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战略举措和机制政策。最主要的有5条:
第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适应人们对改善生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形势,我们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的首要任务和第一位目标,作为林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开展国土绿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
第二,实行了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林业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调动并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行。多年来,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完善公众参与政策和公众参与形式,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建设,实现了全民共建共享生态。
第三,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我国基本形成了由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组成的林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实行依法治林,林业建设和各项林业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比如,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促使我国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运行方式朝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调整,不仅增强了林业发展的活力,同时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五,选择了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战略途径。我国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必须通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对生态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是林业工作的重大创新,极大地增加了林业投入,推动了林业发展。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湿地恢复和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成为我国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的主力,为改善生态发挥了重要的骨干和带动作用。这当中,国家的大规模投入是首要保障。
 
今后我国推进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林业是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生物多样性减弱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下一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应重点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深化林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着力建立健全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要求相适应的林业制度体系。
  二要加强生态保护。全面保护天然林。严守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物种生态保护红线,严厉打击各种侵占林地、湿地行为。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做好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重点实施大熊猫、东北虎、亚洲象等保护工程。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三要推进生态修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植树造林、森林经营、退耕还林还湿、湿地恢复、防沙治沙,重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山系及重要生态区位的生态退化问题。
  四要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林区沙区脱贫致富。
  五要加强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林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林业重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兴林。完善林业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建立健全林业执法、普法体系,推进依法治林。加强林业基层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林业信息化、装备现代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