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实现雨水循环 重庆构建“会呼吸”园林城市
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之初便以生态文明为先导,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全国首个山地海绵城市试点——悦来新城为起点,正努力打造一座“会呼吸”的山水园林城市。保留原有自然地貌,以建筑、道路、绿地为载体,打造各种可吸水的海绵体
近日,走进正在建设中的悦来新城,感受山地城市如何打造海绵体。
在新城会展公园山顶的一幢公共建筑屋顶,发现和一般进行防水和硬化处理的屋顶不同,这里的屋顶分布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花园。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寄然说,这些花园能够吸纳部分降雨,而其他的雨水则通过屋顶和楼面的各种收集管网,统一汇集到大楼旁的雨水收集池。雨水经沉沙过滤后,可以用来进行植物浇灌。
在大楼不远处,一个5000平方米的水塘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格外显眼。“这以前是个山坪塘,在建设过程中特意保留的,将来可以改造为调蓄池,用作雨水的储存、净化和再利用,同时与绿化带内的景观和湿地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熊寄然说,重庆属于丘陵地貌,高差大,雨水储存和输送具有天然优势:收集的雨水通过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进入调蓄池,调蓄池雨水进行净化后,再输送至低海拔处,用于路面冲洗、苗木浇灌和回补地下水。
在道路排水方面,在一条正在施工的马路边看到,“植草沟”这一新工艺取代了过去“雨水箅子+排水管道”的老技术,今后道路雨水将不会被迅速排走,而是被“吸收”在里面。
熊寄然表示,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多的是保留地块中的崖、溪、谷、岸等原有自然地貌,依山就势,顺势而为,以建筑、道路、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来设置各种可吸水的海绵体。
按照阶梯式特点,遵循高收低用原则,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业界普遍认为,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在提高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解决山地多点内涝、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能耗压力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将为打造西部地区海绵城市提供样本。
重庆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山地城市比平原城市在相同面积内集流时间更短,其凹点成为道路的积水易涝点。而悦来新城通过打造阶梯式“拦水”海绵体,减缓雨水沿纵坡方向的速度,从而解决山地城市凹点积水的难题,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负责悦来新城交通道路规划设计的工程师说,以道路雨水为例,传统方式会让雨水迅速排走并汇入就近水系,其中携带的杂质和污染物也一并流进江河,容易对江河造成污染,而现在的植草沟技术则将道路雨水留了下来。
此外,重庆虽然坐拥三峡库区水资源,但高差大的地形,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人均水资源量低。熊寄然说,作为山地城市,悦来新城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地形的利用,试点区域具有阶梯式地形特点,最大高程差达到220米左右,整个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遵循高收低用原则,LID(低影响开发)设施依托地形而建,实现阶梯式雨水循环利用,充分节约能源。
坚持生态优先,形成“一半山水一半产业”的格局
近年来,两江新区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地形进行规划,既节省大笔资金,又保护山城特色面貌。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两江新区的“底色”,从生产到生活,一切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从源头杜绝污染,且规划一旦制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到底。
对着两江规划展览馆的巨型沙盘,新区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嘉陵江滨江景观这两带是‘核’,四座山的森林屏障是‘肺’……点面结合,形成生态绿色的毛细血管。”
而超前的绿色规划、严格的环保政策、不断完善的市政配套功能,让两江新区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追逐的“宠儿”。
“两江新区走的是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路子。”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如今在两江这片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形成“一半山水一半产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