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田正在逐年减少,许多大城市的周边几无田地。城市无法自己提供粮食蔬菜或水果,只能远郊调拨。这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大面积集中种植的蔬菜,为了保证产量,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城市人,生活品质是提高了,可是食材的品质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有可靠的蔬菜来源,以安全的方式种植,不浪费水,不浪费能源。于是,城市农场兴起。现在的城市农场有多种形式,如垂直农场、社区支持农业(CSA)、集装箱移动菜园、利用闲置的商业顶楼、用蔬菜种植代替社区街道绿化等等。它们大多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不使用化学肥料,不喷施农药或杀虫剂,因而需要更多的人工照顾。因此相比较于大型的农业生产,城市农场投入的成本其实更多,所以无论是社区的公益项目,还是私人的商业项目,它们面临的挑战都不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农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而特色是城市农场发展的源动力,缺乏特色就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足够的吸引力,也就会失去竞争力和生命力。
《园林》推出“城市农场”专题,通过对国内外的调研发现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引领中国城市农场发展走向一条成熟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