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苗木生产经营合作社、苗木生产基地等,规模化培育香樟、桂花、紫薇等造林绿化苗木,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基地总面积达14万亩,建立省级保障性苗圃7个,建立油茶良种嫁接苗省定点育苗单位3个,现已形成每年平均出圃苗木1.6亿株的重要苗木供应基地。全市坚持“山上山下联动,城里城外融合,全市一盘棋”的方针,构建了以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和各类生态园区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度假旅游区等生态旅游基地;建成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2015年,全市接待生态旅游1.05亿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922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设林果与林下经济面积59.22万亩。同时结合精准扶贫新建和改造油茶林23.43万亩。据统计,2015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94.9亿元。
近年来,我市结合创森工程,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富民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渠道,走出了一条特色、环保、生态的兴林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