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9年底,我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451万亩,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3%。这个数据的背后,是统筹城乡中对农民承包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大胆探索。
探索一:资源吸引资本
近几年中,我市大胆探索,利用土地吸引社会资本实施规模经营。 铜梁县太平镇垣楼村,土地适宜种植莲藕,村里利用这一资源,吸引在县城经商赚了钱的马永志,把800多亩承包地流转过来,组建一家公司,规模化种植莲藕。目前,占了这个村农民承包地40%面积的1500亩地的经营权,已被3位城市里来的工商资本业主租用。他们投入数百万元,规模化种植莲藕或大棚蔬菜等。
北碚区出台政策,对新增从事产销高新农副产品,土地流转规模100亩以上的业主,由区财政按100—500亩、500—1000亩、1000亩以上三个档次,每亩每年分别给予200元、300元、400元的补贴,连续补贴3年。
“财政资金作为引子,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规模经营,使资金效应放大了10倍以上。”市农委一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我市探索利用土地资源吸引的农业资本投入,已达上百亿元。
探索二:资本集聚资源
与利用资源吸引资本相反,我市还通过引进城市工商资本,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集聚土地资源,促进规模经营。
涪陵区在引导、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中,先后引进了重庆金科、美心、南方、天木等126家既有经济实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资本,集聚农民承包地,成规模地发展现代农业。目前,这批企业已规模经营土地8.7万亩。
重庆金科集团在涪陵区义和镇注册成立园林绿化公司,拟投资8亿元,建设15000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公司已成片流转农户承包地8200亩,建设绿化花卉苗木基地。
而金科集团还采取3项措施保障农户利益:一是土地租金保底分红,公司按每年每亩400斤稻谷的标准,向农民支付土地租金,并从2012年起,每年递增5%;二是安排农民就业,公司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安排到建筑企业或农业生态园务工;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公司对流转土地农民中满5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年补助1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支持在公司务工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
据市农委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通过工商企业的资本,已集聚起119万亩土地,进行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探索三:产业推动规模
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这是我市探索的第三条路子。
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35”(即:粮油一大基础产业,生猪、蔬菜、柑橘三大支柱产业,竹木、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五大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决定在潼南、铜梁、璧山等地,集中建设蔬菜基地。铜梁县规划新增10万亩蔬菜基地,到去年底已吸引了社会资金3.6亿,建起6万亩蔬菜基地。
而忠县发展柑橘产业,引导美国博富文公司,采取租用的方式,从1.3万多农户手中,集中了4.5万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建优良柑橘生产基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在公司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比自己经营土地增加收入4倍以上。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