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植物都有其自然分布的地区,能在某地生长繁衍的植物就是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不用任何保护措施也能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季。但是,人类为了让彼地植物在此地生长,营造与彼地类似的景观效果,一厢情愿地将其从遥远的家乡引种到此地,并为了让它能正常生长,付出巨大的成本。这就是植物“穿冬衣”的根本原因。
在笔者看来,这样做有三个弊端。
第一,劳民伤财。且不说需要搬进温室的植物,就说北京三环路的绿化带上,大量使用的大叶黄杨就属于需要“穿冬衣”的树种,每年冬天,为了保证其不因风吹而缺水抽梢,园林工人都要用帆布将其包裹起来,到来年春季再拆除保护。算算人工和材料的成本,支出不小。除了三环路,其他道路、公园、小区、学校、厂矿等绿化使用的大叶黄杨也不少,全都需要做保护。与之类似的品种还有紫薇、西府海棠、雪松、法桐、大花萱草以及一些木兰科植物等。大量使用这些植物做绿化,与节约型园林的理念背道而驰。
第二,可能导致城市园林景观遭受毁灭性打击。需要保护的植物大都不是某地的乡土植物,而是边缘植物或外来植物,当极端低温天气出现时,可能使其受到冻害甚至冻死。例如2009年,北京迎来了一个严寒的冬天,即使做了保护也有大量绿化植物被冻死。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朝阳区弘燕路,几公里长的道路两旁都是胸径30厘米以上的法桐,总量有上百株。结果,一半以上受冻,约20%严重抽稍,第二年树冠小了一半。还有十几棵被完全冻死,需要重新更换。
第三,无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妙之处,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美丽景观。南方植物普遍四季常绿,南方的城市就会全年充满绿色;而北方天气寒冷,很多植物冬季落叶是其生物学特性,那么北方冬季的景观就是万物凋零,最多看到针叶的松柏类植物。如果一定要将南方的植物种到北方,例如用棕榈在北方打造热带风情,那也只能是偶尔为之或在室内造景,数量过多只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如今,吐槽千城一面的人还少吗?我们的城市建筑已经很相似了,如果绿化植物也都用一样的,城市还有什么个性。
当然,笔者的观点并非是不能给植物做防寒保护,不能做跨区域的引种应用,而是认为这类植物只应用于点缀偶尔栽植,而不能作为主流品种大面积推广。冬季给植物做防寒不该是一种常态。希望有朝一日,冬季的城市景观中不再有那么多的“防寒衣”和“保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