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树”是树木在苗期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形成层僵化,进而总是长不高大,而且短时间难以通过改变营养条件来改变其生长状态的一类植株。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作为合肥市城市绿化精品管养年的内容重要,截至3月下旬,全市已经更新“小老树”1145株。
因树苗、树池、土壤等因素,合肥市多条道路的行道树树木栽植后长期长势不良,形成“小老树”,影响道路绿化景观质量。如政务区多条道路的银杏行道树,栽植十多年了,总是生长不良,难以形成银杏大道景观和林荫道路。其他如一环路、北二环,合肥经开区的莲花路、云外路,滨湖新区的洞庭湖路、紫云路,高新区的习友路、合欢路,新站区的烈山路、相山路等,都存在长势不良的“小老树”,严重影响道路景观。为解决“小老树”问题,市林业和园林局把“小老树”更新纳入2016年园林绿化“精品管养年”四项专项工作之一强力推进,采取更新、复壮等多种措施,力争三年时间逐步消除城区道路“小老树”。
今年春节以后,合肥市全面排查绿地内特别是道路绿化中“小老树”分布情况,共排查确定“小老树”2882株,涉及60余条道路。各辖区认真调查分析“小老树”形成原因后,逐条道路研究整治措施,结合道路绿化改造提升项目,逐步实施“小老树”更新和复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