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倡导的城市建设理念。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不影响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对资源形成有效节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一些干旱地区,实施生态型、节约型绿化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位于干旱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在节约型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乌海市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年轻工业城市。经过40年的建设,城市绿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2011年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6年初,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与毛乌素沙地包围之中,属干旱半干旱荒漠性气候,是中国西部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蒸发量则达3400毫米。生态环境脆弱,植物立地条件差,天然树木稀少,树木种植需终身进行人工灌溉,园林绿化养护难度大、成本高。
乌海市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根据乌海市干旱、多风、少雨的气候特点,科学进行植物配置,以乔灌木和耐旱地被植物作为主要植物材料。树种选择上主要以易成活、耐旱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种植本地特有的沙生灌木,如柠条、梭梭、沙拐枣、沙枣等。尽量减少草坪的种植,驯化推广使用沙生、野生植被,引进耐寒耐旱的宿根花卉代替草坪,如萱草类、景天科宿根地被、马兰、沙地柏等,只在少量精品绿地中使用草坪,有效降低了灌溉和日常养护成本。
第二,在绿化规划设计中,遵循生态化、节约化的建设原则。充分挖掘绿地资源的原始生态景观效益,在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避免大挖大建和客土使用。
第三,建立科学养护档案,对园林绿地内的大树和多年生树木进行控水实验,详细记录灌溉水量和灌水周期,适时减少灌溉次数,增强其耐旱适应能力。
第四,合理利用黄河水,城区内利用自然低洼地势建成大小湖泊40余个。这些湖泊不仅使绿化景观更有灵气,在降雨时也可以集聚雨水和蓄洪,而且有效改善了城区小气候。一个个“蓄水池”,为园林绿化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极大缓解了绿化用水的不足。
第五,在园林绿地的硬化铺装中,尽量采用透气透水铺装材料,增加雨水回渗功能。
第六,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各种节水技术,广泛使用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园林绿地的喷灌、滴灌利用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充分利用中水进行绿化灌溉,最大限度地节约绿化用水。
据统计,乌海市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98.65%,有效节约了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和养护成本,为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国家新近提出的“海绵型城市”的建设理念,乌海市根据本市的地理气候特点和情况,将“海绵型城市”作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新内容,进一步加大节约型绿地的建设力度,为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