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张云飞)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移步有园,抬头见绿,享受着安全舒适的园林生活。1月20日,榆林市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会议举行,榆林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正式跨入省级园林城市之列。
山清水秀天蓝
生态榆林处处绿环水绕
20日上午10时30分,市长尉俊东首先致辞,副市长艾保全汇报了榆林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情况。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三年植绿大行动”,围绕“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造林303万亩,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林木覆盖率由30%提高到33%。
2015年,榆林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开展“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确立了“城市增绿、市民添福、山区造林、农民增收”的思路,计划用5年时间,实施“九大工程”、“五个百万亩基地”,完成造林250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市的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以上。
据艾保全介绍,2013年,榆林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投资200多亿元,实施了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沙河公园、榆林大道景观公园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省级生态园林城市69项基础指标基本达标。
园林扮靓家园
让市民幸福感倍增
世纪广场、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沙河公园、榆林大道景观公园……在榆林城区,还有许多内容风格迥异的公园,用不同的内涵点缀着城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满足市民亲近自然,喜爱绿色的天性。
细数这些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是“老大哥”。目前,榆溪河生态长廊已建成一期工程,横贯南北、辐射东西,全长4.8公里。占地面积225.76公顷,分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健身休闲三大片区,既突出了榆林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深厚文化底蕴,又彰显了榆林大开发、大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特色,榆溪河生态长廊将会成为榆林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些公园分散在城区各个地方,覆盖不同区域人群,基本可以满足市民对公园的需求。在这些文化公园、生态公园的点缀下,每一个榆林人都充满了宜居幸福感。同时,榆林加快街头游园绿地建设,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满足市民出门进园需求,目前累计建成6个公园、15个广场、街头绿地及小游园42处。
2013年,榆林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以来,全面加快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步伐,形成了“生态长廊为主线、公园广场为支撑、主次干道为骨架、小区庭院为基础”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城区绿地率达到32.4%,绿化覆盖率达到37.6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66平方米。
通过考核验收
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专家组通报了考核意见,并宣布榆林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向榆林颁发鉴定书。
专家组充分肯定榆林的创建工作和成果,认为榆林市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加大投入,增加绿量,保护环境,完善设施,服务市民,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逐年优化,承载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塞上绿城的城市景观初步显现,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深化提升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要继续增加绿量,开展节水、集雨节约型园林绿化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升绿地景观;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运营水平,加大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力度和再生水及污泥利用;要加强城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